经济效益让当地政府难以割舍
由于市场巨大,狩猎在非洲已经形成一条不可撼动的产业链,非洲很多国家的当地政府都允许外国游客和本国居民在特定场所和条件下狩猎。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的统计,目前对外开放“猎场”的非洲国家有23个,包括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南非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当地政府认为,狩猎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合法产业,每年可为政府带来上亿美元财政收入,这些收入理论上应被各国用于维护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
津巴布韦大学学者彼得·林德西曾指出,津巴布韦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这个人均GDP不及美国1.8%,温饱尚未解决的国家,政府拿不出太多钱来保护野生动物,面对狩猎业一年4000万至6500万美元的税费贡献很难说不。
其中,以猎杀狮子的价格最为昂贵。
根据国际动物保护组织2013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狩猎活动中,猎狮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相关收益占全非洲狩猎总收入的17%,猎杀一头狮子的价格在35万元人民币左右,还不包括制作标本和向导等费用。但是,不少猎手不惜一掷万金,体验猎杀“丛林之王”的感受。因此,这种过剩的商业需求严重影响非洲狮的数量,因为一个世纪以前,非洲的狮子数量有20多万头,目前仅剩下3万头左右。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北美地区负责人杰弗里·弗洛肯愤怒地表示:“只剩下这么点儿狮子,任何人都不应该将枪口瞄准它们,为了保护而去猎杀听上去就是个矛盾,而实际上这就是一对矛盾。”
除了狮子,非洲这片土地上最受猎手欢迎的还有其它四种动物:大象、犀牛、猎豹和野牛,它们并称“五大兽”。而且目前非洲每个国家和地区狩猎的价格并不同,会跟着季节和数量做浮动。据媒体报道,南非一家提供狩猎服务的机构的“价目单”显示,大象需要6万美元,白犀牛一般10万美元以上,黑犀牛则要30万美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