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在观察炉膛情况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常年在温度高达40℃以上的火化车间,接替逝者的亲人,默默陪护逝者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火化工:一天下来衣服没干过
8月14日8时,记者来到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南平市殡仪馆。
8时10分,吴棋全馆长带领记者进入火化间。火化间一字排开4个火化炉,空间并不宽敞。吴馆长一一向记者介绍火化班的三位师傅——高级火化师周永浩,已在这个岗位干了35个年头;火化师陈章,高大帅气,略带腼腆;火化工吴发德,一脸憨厚,身材结实。
8时20分,当天要火化的第一具遗体在亲人陪伴下,由工作人员用推车送到火化间门口。陈章缓缓将推车拉进车间,吴发德关上火化间门。随后几位师傅合力将遗体小心翼翼地抬到连接1号火化炉的传送带上,安置端正。周永浩师傅按下传送区门边的电钮,大家目送遗体缓缓进入火化炉,传送区门关闭。
8时25分,陈章按下1号火化炉点火开关,遗体开始火化。吴发德从推车上取下死者的信息卡,将之插在火化炉上。
8时35分,陈章打开火化炉的小窗,凑近炉膛观察火化情况。
在火化炉的液晶显示屏上,炉温、炉膛负压等数据不停跳跃、变化。陈章隔上几分钟,就要通过按键调整相关数字。他说,遗体火化分8个阶段。炉膛负压如果掌握不好,火化寿衣、鲜花等各种物品时产生的黑烟就可能溢出炉膛;炉温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容易损坏设备。他们要通过观察火化的进程,对炉膛负压等进行调整。
8时45分,第二具遗体运到火化间,由吴发德师傅负责在2号炉火化。
8时50分,一号炉液晶显示屏显示炉温为803℃。在熊熊火光映照下,几位师傅的额头布满细细的汗珠,陈章的后背已湿成一片。记者站在火化炉边,觉得热浪滚滚袭来,已是满头大汗。据介绍,火化炉内的温度800℃至1000℃,周围的温度在40℃以上。如果4台火化炉全部开起来,整个火化间便是一个大火炉。尤其是夏天,一进火化间,衣服很快就湿了,一天下来衣服基本没干过。
9时10分,第三具遗体运到火化间,传送带将之送至1号炉等候区等待。
陈章说,每个火化炉火化当天第一具遗体时会慢些,一般需1个小时,因为炉温的升高有一个过程。后面就快了,40分钟左右即可。
据了解,火化班还积极探索节能降耗。比如通过调整喷油枪角度等措施,在保证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将火化一具遗体所需的耗油量降低。
记者来到周永浩师傅旁边,只见他把头盖骨碎片拣出来放在一边,解释说,骨灰装罐时,要把头盖骨放在最上面,这叫作“有上有下”,表示对死者的尊重。骨灰冷却后,周师傅徒手将骨灰装入骨灰罐中,密封好。接着他到车间旁边的骨灰领取室窗口,与死者家属核对死者姓名后,将骨灰罐交给家属。
周永浩师傅说,平均每天火化七八具遗体。忙的时候,大家只能加班加点,轮流吃饭。群众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有的人住在偏远的乡下,要求早上6点多火化亲人遗体,以便赶回去办仪式;有的要求晚上11点多火化,等等,他们都无条件满足。“虽然工作环境热一点,但能够送逝者最后一程,我感到很荣耀。”
谈到做这一行的感受,陈章说,2002年他来到这里,一下子13年过去了。看到有的人因为车祸等原因,年纪轻轻的就到这里,他们感到很难受,希望活着的人珍惜每一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