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北京“海淀网友”维护治安立功 获发150万元奖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9-06 08:46

 

  群防群治力量

  网友自成一派

  随着北青报陆续揭秘了“朝阳群众”和“西城大妈”这两个特殊的群体,首都群防群治力量开始从幕后走上前台。去年以来,随着多名明星艺人嫖娼、吸毒因群众举报而被警方抓获,“朝阳群众”被网友戏称为“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西城区的群防群治力量七成以上人员是大妈,因此也被称为“西城大妈”。

  “朝阳群众”是伴随着众多涉毒涉黄的明星高调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但“海淀网友”却显得更加低调和神秘,他们一直在向警方提供线索,却从未因举报而受到社会关注。不过,这并未影响到“海淀网友”的举报积极性和热情,来自网友们的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现在仍然悄然地流转到警方的视线中,成为海淀警方侦办案件的利器。

  相对于实名制注册的7万余名“西城大妈”,“海淀网友”虽然基数更加庞大,但大多是隐藏在电脑手机屏幕背后的幕后英雄,和“西城大妈”大多是本地居民的社区主人意识不同,海淀网友反馈的线索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居住的地域,只要拿着手机,随处都可能会出现海淀网友的身影。

  “他们热心社会治安,往往对各类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尤其是街头侵财类犯罪更为关注,这些案件看起来不大,却都是直接维护辖区群众切身利益的现案。”海淀分局民警说,“但他们的举报更多是出于热心,他们不求回报,不要奖励。很多时候当案件处理完毕后,他们便又消失了,所以‘海淀网友’是最贴切的称呼了。”

  北京警方重奖

  涉恐涉暴线索

  “朝阳群众”和“西城大妈”出名了,不过关于这一群体的讨论也在网络中积蓄发酵。有网友认为,群防群治力量是我国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一项特色。北青报记者发现,类似群防群治工作的“邻里守望”制度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深入人心。

  在英国的德文郡,社区业主家的门、墙上会贴着大小各异的、色彩不同的邻里守望标志牌。标牌一般印有图案,警察与老人儿童手拉手站在一起,一般有这样的一些话:“你已走进邻里守望地区。”英国政府早在1982年就出台了《邻里守望相助方案》,居民志愿者在当地警方的支持下建立起邻里守望组织,要求社区成员组成社区工作小组和地方警察一起防止犯罪。

  邻里守望制度源自美国,它是由地方政府或警察部门发起,由市民志愿人员组织的群众性机构。美国国家预防犯罪委员会专门编写了《邻里预防犯罪手册》,详细阐明了怎样组建邻里守望制的细节,包括怎样运作、什么人参加、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等。美国的一些媒体经常报道中国人把国内的一些习惯和行为带到美国而被邻居找上门来或举报的事情,例如当众晾晒被褥衣服、不清理门前的积雪、晾晒腌制品等等,这正是“邻里守望”在起作用。

  近日,北京警方结合《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实施群众举报涉恐涉暴线索奖励办法的通告》推出涉恐线索举报模板。警方表示,为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积极作用,对一批有价值的线索予以及时奖励。目前部分区县分局已经将奖励工作常态化,确定专人负责,实行月奖励机制,奖励资金及时发放,对反映的重要敏感线索做到一事一奖、一案一奖,以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林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