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到这,各位广州老街坊是不是很亲切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各大公园、电台、茶楼,讲古风靡一时,听众络绎不绝,掌声喝彩声更是此起彼伏;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收音机进入寻常百姓家,讲古又开始复苏,并且风行到千家万户,对于很多老广州来说,下班放学之后第一时间跑回家,打开收音机边吃饭边听讲古,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最奢侈的享受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改变,各种娱乐形式不断出现,听古的人越来越少,讲古的人也相继离世,讲古又再次走到了濒临后继无人的边缘了。
粤语魅力在,讲古不会老,但现在还有多少广州人在听“古仔”呢?除了不少老街坊仍对“广州讲古”情有独钟外,年轻人对这门曾经风靡一时的粤语艺术又了解多少呢?“广州讲古”能否再现昔日的辉煌呢?虽然“广州讲古”跟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影响力的式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新的娱乐形式出现逐渐取代讲古、粤剧等传统粤语艺术。但是像广州讲古、粤剧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我们不能坐视它走入历史,我们要让这些文化艺术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那么回到“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老话题,具体到“广州讲古”又该如何做呢?
首先,粉丝经济时代,“讲古”也要有年轻粉丝捧场。讲古的内容要贴近时代,在题材上多贴近生活,特别面向青少年一代的还要增加时尚元素,不能永远只是那些《三国演义》、《笑傲江湖》等经典名著,这样吸引不到年轻观众,可以选择一些中外经典与热门小说、热点事件作为创作的蓝本;在讲法上、长度上也要结合年轻观众,多推出一些简短,明理的古仔,吸引年轻观众。这一点不妨学学北方的相声,郭德纲作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柴米油盐”,不断加入新作品新元素,郭德纲表演相声过程插科打诨、嬉笑怒骂让观众忍俊不禁,引人大笑的同时发人深思,由此捕获一大批“钢丝”。
其次,“讲古”最重要的还是人的传承,“讲古”需要小鲜肉补充新鲜血液。这一点颜值与实力齐备的80后相声小鲜肉高晓攀就是相声界的一面旗帜,队友都是年轻一代,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地革新内容跟形式,瞄准年轻观众,最终吸引到一大批年轻粉丝。可喜的是现在广州也有年轻人已进入“讲古”界,扛起了传承重任,这里面就有颜志图的徒弟彭嘉志——被称为广州最年轻的“讲古佬”,令人欣慰。
当然,传承文化艺术关键还要有心,“讲古”也是一样,有了“小鲜肉”还不够,还需要他们“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想当年“颜派”评书艺术掌门颜志图,为了讲好武戏,拜当时广州市武术协会的副主席郭子硕为师开始学武,最后学成螳螂拳六段,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不已,也值得“小鲜肉”们学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