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南的名片上有七个“头衔”。
名片经济学
陈晓南向政府部门推销书籍时,会先向领导赠送几本,同时不忘递上一张名片。
陈的名片别具一格。左上角是他在韶山跟毛泽东蜡像的合影,拄着拐杖的他站在右边,比坐着的“主席”高出半个身子。
名片的中间则是他的七个“头衔”——“全国独家的湖南(沅江)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会会长,全国党风科学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客座教授,湖南省胡耀邦思想学术研究会常务会长,中共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备案的党建理论专家,中共湖南省委巡视组特约联络员,《世界名人录》编辑委员会常务顾问。
“他一下子这个身份,一下子是那个身份,反正头衔一大堆,说出来很吓人。”沅江市一名公务员说。
有人接过陈晓南的名片后,嘴里没说,心里已经给他打上了标签——“撮把子”。在湖南,“撮把子”指“海吹”和骗子。
陈晓南知道很多人不相信他。“我有证书,这些头衔还能造假了?是有人故意抹黑我。”
1997年5月1日,沅江市卫生局曾给陈晓南发了“高讲”职务的聘任书。陈据此当上了“副教授”,他说“高讲”和“副教授”待遇相当,所以称自己是副教授完全没问题。
有人指出他“高讲”的任期在1999年12月31日已经到期,陈反驳:“教授是个称谓,你之前当过,难道退休后就不能说是教授了 ?”
陈晓南找出一份证明自己是“院士”的“文件”,这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06年5月下发的通知上写着:“经院学部委严格审核……特同意诚聘您为院士兼客座教授职务”。
实际上,这个单位并不存在。
这张名片,后来也成为了警方认定他涉嫌诈骗的依据之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