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援疆干部讲述新疆故事】:新疆印象三则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9-27 09:36

  核心提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旱缺水、风沙颇大,下辖15个团场遍布南疆三地州,师部驻南疆重镇喀什。

  新疆网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旱缺水、风沙颇大,下辖15个团场遍布南疆三地州,师部驻南疆重镇喀什。作为在师机关部门任职的援疆干部,除了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调研和参加会议外,我日常工作、生活主要在喀什市区的机关大院里,每天定时从住处到食堂然后到办公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让我们援疆干部对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满着好奇,而这里的人和事物又常常让我们收获喜悦、感动与感悟,人生因此而丰富多彩。

  卫生整洁的兵团人

  多年以来,人们常用“每天三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娃娃掉到地上要用筛子筛”等俗话来形容这里尘土飞扬之甚。近些年,当地在国家与援疆省市的支持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均有所改善,比如道路的硬底化,城镇公共区域和生活区的绿化,浮尘来源明显减少。但是,由于气候干、雨水少、常刮风,浮尘依然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特别是每年6月份前,总有1-2次、每次持续1-3天遮天蔽日、白昼如夜的沙尘暴天气,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要讲卫生整洁是相当难或是“徒劳”的,从外出回来的人,用“灰头灰脸”,或文雅点的“风尘仆仆”来形容应该是一种常态。

  从南海之滨、四季如春、草木葱茏的珠海到祖国西北边陲,从享有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美誉的经济特区到发展中的内陆城市,环境卫生存在的巨大落差,我进疆前心理已有所准备,而第三师师部机关的工作、生活实际环境改变了我这种看法:这里的人十分喜欢干净整洁与绿化美化。早上上班前,即使天未全亮,勤劳的清洁工已开始打扫卫生,公共地带的垃圾,废弃的塑料袋、果皮、纸屑也不多,主要是从树上落下的枝叶,他们不仅清扫地面,还擦拭路边的栏杆与告示牌等设施,下午上班前,他们又做一次全面清洁。清洁是必要的,保洁更重要。这里,人人都是保洁员,比如,机关院子里垃圾箱较少甚至可用“罕见”来形容,人们均能将自己家里或办公室的垃圾装袋,然后自行投放到在指定位置摆放的垃圾车斗里。又如,每台车的驾驶员,不管是公车私车,均能自觉及时清洗擦拭,保持车身整洁。由于气候和缺水等原因,这里的户外要种花草或观赏性的树木是困难的,冬季室外基本无绿色植物,但不少人在室内种了花卉,有的甚至还养了观赏鱼,既装点环境,又可帮助调节湿度。在深秋至早春,一窗之隔,恍如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窗外,万木萧疏,繁华落尽;室内,满目苍翠,春意盎然。我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总是内心一动,感叹自然造化的无比神奇,感慨人生际遇的无边思绪,凭空添了几许空明与顿悟。

  见微知著,如此营造出整洁美观的环境,不正体现了兵团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吗?也许,这与兵团人遵章守纪的光荣传统有关,也许,这就是一种历练60年仍引领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安居乐业的新疆人

  数年前,我曾赴北疆参加培训,所到之处,新旧、高低参差的建筑,与内地不少城市类似,不温不火,显得那么平和。数年后,我来到广东省对口支援的兵团第三师和喀什地区,在第三师各团场和喀什市的深圳城、疏附县的广州新城、伽师县的新梅基地及周边乡镇,到处可见火热的施工场面,大建设、大发展的蓝图令人振奋,其中富民安居房建设占较大比例,一座座多层住宅楼、一个个新建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城乡居民搬进了水电暖齐全、小区绿化、配套设施齐全、带物业管理的崭新楼房。

  在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五十一团5号小区,74岁的维吾尔族老大娘约尔汗·买买提,原为当地农民的她随建制整体划入五十一团,成了一名享受社会保障的职工,早些年曾租住别人家的平房,一年前搬进新落成的54平方米、家用具齐全的新居,团里考虑到她年事已高、收入有限,且身边无亲人,不仅免除了租金,平时团民政科还安排人上门照看,开支也由团里开支,大娘健康愉快地生活着,热情地与客人拉家常,微笑地合影,“居有其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幸福感让旁人也被打动了。

  在有喀什后花园之称的四十一团(草湖镇),长安幼儿园、红军小学、第三师第一中学草湖分校、坡地公园、香妃湖等教育、公共设施一应俱全,道路宽广,环境整洁,崭新的楼房栉比鳞次、小区绿树成荫,人们平时三五成群地,或在街上漫步,或在小区花径、树下谈天说地,闲静舒适;而当举办草莓节、“盛唐古风踏青赏花”等大型活动时,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令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仙李白的《村居诗》:“径曲萋萋草绿,谷深隐隐花红。枭雁翻飞烟火,鹧鸪啼向春风。”还有今人耳熟能详的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们所描绘的、古今中外人们所向往的“诗意地栖居”不就如此吗?!

  多才多艺的文化人

  我进疆之前甚少阅读文学作品和观看文艺表演,究其原因,一是作品缺乏可读性、观赏性,二是缺乏一种阅读、欣赏特别是感知的氛围。援疆以来,随着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以及与当地人的交往,感觉有三多,一是文艺工作者多,二是作品、精品多,三是接地气多。

  新疆兵团,地广人稀,到处是戈壁与沙漠,何来那么多文艺工作者?确实,如果不到新疆,仅限于书本特别教科书的那过于概括、简单、片段式的描述,外人难以想象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绚丽的民族歌舞,这些共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包括民族乐器的制作者、演奏者,歌舞的表演者,媒体人、作家、音乐家等,他们或以个体,或以群体呈现,如第三师叶尔羌报社的编辑记者均是一专多能,对摄影、写作、编辑,包括新闻报道、评论、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体裁,均能拿得起、放得下,有的还是省级以上的作家协会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精干的队伍不时呈上文化盛宴,令人欣喜。

  新疆天高地阔、山河多娇,特别是几代兵团人前仆后继,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人间正气歌,还有各省市的大爱援疆,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源泉,仅从《新疆日报》、《兵团日报》、《叶尔羌报》相关周刊丰富的作品即可见一斑。

  新疆文化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来自基层的多,或生活工作在基层,或者有丰富的基层经历,题材鲜活、生动,作品自然就接地气,语言十分流畅,不知不觉可以一口气读完整版,是真正的“悦读”。

  在这种氛围下,我们不少援疆干部人才,纷纷拿起手上的笔,写下一篇篇隽永感人的文字,让更多的人感受大美新疆,感受兵团人的大义真情、铁骨柔情!(作者系广东省对口支援兵团第三师援疆干部)

 

相关链接:

全国公益组织联合援疆 民政部探索救助长效机制
19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扫描:要输血,更要造血
张庆鹏:我是援疆干部 辽宁队没了我影响不大

 

相关链接:
19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扫描:要输血,更要造血
全国公益组织联合援疆 民政部探索救助长效机制
[来源:新疆网] [作者:] [编辑:谢舒]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