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近日,郑州一位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无意拍到了一起打人视频,令人震惊的是,参与者居然是一群女中学生。
花季女生遭群殴校园“江湖”何时休
这段视频是郑州某大学杨同学拍摄的,10月4日下午,他和三位同学在商丘民权县商城路附近一处居民楼休息,突然,楼下传来了吵闹声。
参与围殴的有8名女生,从穿着来看,应该都是初中生,其中,4名女生连番出手,一边嬉笑一边骂着脏话,而被打女孩一言不发,只是双手护头坐在地上。
视频很短,也就40秒左右,参与围殴的8名女生打完人后扬长而去,而挨打者很可能是她们的同学。
无独有偶,10月4日,石家庄一位网友,也曝出当地几位女学生殴打一位女生的视频。
爆料人称,被打女生是因为在食堂打饭时,和另一名女生发生口角,没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
这些年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如果说男生打架是因为少不经事的冲动,那么女生间野蛮甚至残酷的互殴,更让人心惊胆寒。
特别是孩子的父母,我觉得负有直接的责任,毕竟孩子言传身教和父母直接相关;而我们孩子的父母在强调孩子德育、智育、体育发展的同时,特别要强调一个法律的教育,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
告诉孩子,遭遇校园暴力该怎么办
1、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争取有机会求救。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当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以及通过理智和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5、遇到自己和对方力量相距不是太远时,可以考虑使用警示性的语言来击退对方的企图。但要避免使用恐吓性的言语,以免反而激发拦截者的逆反心理。
6、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7、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后,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士交流,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8、孩子遭受暴力后要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时家长要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9、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之后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孩子。
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家长该怎么做?
1、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
不少家长忽视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又很少去观察学校周围情况,因而对孩子上学期间的安全情况缺乏了解。家长可以找机会与孩子同学聊聊天,了解孩子学校是否有校园暴力现象。
2、以预防为主。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暴力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当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遇事能从容处理。
3、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家长自己先要管理好情绪。
在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家长容易出现激动情绪,甚至不理智的行为。这时建议家长自己先要平静下来,反思自己是否了解孩子学校的安全情况,是否对孩子做过如何自我保护的教育?是否曾引导孩子分辨校园暴力的严肃后果?等等。如果是理性的家长,在通过一番分析之后,会根据已有的现实情况,在与打人孩子沟通、通过班主任、学校协调解决,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间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4、不要盲目指责打人孩子及其父母。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伤害,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燃然后,再去找当事孩子了解情况。一般说来,打人孩子或是其家长,面对证据不敢推脱责任,即便是诉诸法律也有理有据。切莫光顾着指责班主任和校方引发对方反感,导致他们不愿意配合与协助解决问题。
5、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
相关链接:
黑车司机围殴十余名厦大学生 手持钢管追打
福建一14岁少女遭同校女生围殴扒衣 围观者无人制止
“小龙女”卓林被同学围殴 吴绮莉单挑黑人家长
房屋漏水业主维权被开发商围殴致头破血流(图)
中韩男篮热身打群架 任骏威被二至三人围殴(图)
三亚14岁少年莫名惨遭围殴 8名打人者被抓2人在逃
只因看对方不顺眼 三亚多名男子围殴暴打14岁少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