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算得上是文艺界的后起之秀,顾名思义,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文艺表现形式,到如今,已经发展为集网络小说、电影、话剧、音乐在一起的多种类大众艺术表现形式。正是因为伴随网络而生,网络文艺本身就被冠以浓厚的时代烙印,网络文艺发展速度快但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文艺种类样式多但不够严谨细致、网络文艺容易引起大众热捧但难以酿造经典,这成为网络文艺的鲜明特点。
一般说来,凡是能够在网络上繁衍生息并且大红大紫的文艺作品,都能够被冠以“流行”二字。比如,近年来依托网络小说而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大都可以划分到流行一类。他们的显著特点是,由曾经的网络热点拍摄而来,本身就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就让这些电视剧和电影一出现,就攫取了大众的眼光,赚取了大量的票房。
网络文艺的“速成”性质,在网络文艺作品的流行中得到充分显现,这也让网络文艺被鲜明地划分出了“经典”的范畴。更甚者,有一些对网络文艺抱有偏见的人,一听说某些流行的作品是网络文艺,就将之归类在“没有内涵、没有深度”一类,进而谢绝观看。
在文学探讨上,网络文艺的存在和快速发展,加深了横亘在“流行”和“经典”中的隔阂。的确,在网络文艺发展初期,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是,如今的网络文艺,已经正在完善成型。而一些成功的网络文艺作品,比如历史类的电视剧《甄嬛传》,游戏类的《仙剑奇侠传》,包括近期《花千骨》《盗墓笔记》《云中歌》《琅琊榜》《鬼吹灯》等热门的影视作品,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这其实已成功地将这道隔阂打破。
流行和经典,何苦总是演“对手戏”?其实,现在我们看见的很多经典,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而网络文艺,要想真正摆脱在人们原本印象中的浅显、粗俗等标签,就需要在打破“流行”和“经典”的社会认知上下功夫。若是网络文艺的制作者,能够在网络文艺作品中灌注更多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价值内涵,能够在网络文艺的作品中加入更多的逻辑性和创新性,那么,让网络文艺从单纯的流行逐渐走到经典,其实也不难。尽管这个过程中路途会相对漫长一点,代价会略高一点,但是,若这些能换得网络文艺的永恒与经典,我想便是值得的。 (原载乐清文明网)
相关链接:
习近平批8种文艺怪象:作品当摇钱树 沾满铜臭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