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大、成效显、方式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开展半年余来成果显著。据上海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证监法网”专项行动已部署查处7批共计79起案件,尤其在股市大幅异常波动时期,专项行动在打击恶意做空、短线操纵、股市谣言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给违法违规行为划定了“高压红线”,为资本市场塑造了“看得见的公平”。
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
回顾这半年,“证监法网”专项行动力度大、成效显、方式新。作为事后监管的主要手段,稽查执法创新执法理念和举措,已然成为依法治市最直观最有力的保障,凸显了近年来监管转型的成效。记者获悉,在当前股市稳定、修复、建设的新阶段,稽查执法以及执法创新将一直在路上,对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潜能被激活释放,新产品、新业务、新交易机制不断涌现,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市场的广度、深度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一方面,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伴随着牟利模式的改变,在新股发行、并购重组、重大信息披露及市值管理等环节变换手法、不断演变,且交织发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在私募市场、新三板、融资融券、期货市场、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实施重大改革创新过程中,一些手法新型、隐蔽性强、规避监管的违法违规行为也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出现,影响和危害市场创新发展。
针对市场违法违规易发多发态势,证监会在强化常规方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于今年4月部署开展“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对市场反映强烈、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专项打击。
行动力度大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证监会已经集中开展了多轮行动,涉及IPO、并购重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市值管理、新三板、中介服务等特定领域的典型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旨在对上述行为保持持续高压态势,遏制违法违规活动,净化市场环境。
证监会相关部门人士介绍,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工作,“证监法网”专项行动现在已经做到了每两周集中部署一批案件,每一个月集中突破一批案件,每周动态发布一些信息,并且案件对于各市场、各板块、各主体、各类型的违法违规行为基本实现“全覆盖”。
据记者初步统计,“证监法网”专项行动已部署查处7批共计79起案件,尤其在股市大幅异常波动时期,专项行动在打击恶意做空、短线操纵、股市谣言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已部署处理的案件覆盖面宽,涉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个板块,既有证券市场的案件,也有期货市场的案件。
同时,涉案主体多样。从机构主体来看,既有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等发行上市主体,也有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投资咨询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既有发行公募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的公募资产管理机构,又有发行私募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的私募资产管理机构;既有证监会给予市场准入和业务许可的机构,也有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社会主体。一些传媒机构因为传播虚假、误导性信息也有涉案。
此外,涉嫌违法行为类型广泛。既有违反信息披露要求的信息欺诈行为,也有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禁止交易行为;既有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违反经营规范要求的违法行为,也有中介机构违反勤勉义务的执业违法行为;既有传统典型的证券期货欺诈行为,也有利用市场业务创新的新型违法行为。
案件查处方式新
在监管转型的新背景下,作为事后监管的主要手段,稽查执法开始创新执法理念和执法举措,成为依法治市最直观最有力的保障。大体归纳,今年以来稽查执法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从被动等待转变为及时主动介入。伴随市场上违法行为的多样化,为了进一步拓宽线索来源,提升线索发现的主动性、及时性与针对性,稽查局开始主动对市场热点、舆论焦点进行跟踪、梳理、筛选、研判,积极回应市场和社会各方关注。
第二,从打击个案转变为重点遏制类案。遏制类案给市场上各种类型的违规行为划定了监管“红线”,起到了震慑作用。
第三,从单兵作战模式转变为联合多部门协同执法。稽查力量覆盖不同层次,稽查局、稽查总队、36家证监局、沪深专员办近800名稽查人员,遵循“统一指挥、科学分工、密切协同、快速反应”的新机制,增强稽查执法合力,执法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第四,从封闭式内部执法转变为市场互动式开放执法。“证监法网”专项行动以来,每一批案件都是在开完部署会的当天就对外宣布,向公众告知稽查执法打击的是哪类案件,给市场参与各方形成威慑力。
值得指出的是,“证监法网”专项行动不会仅仅是“一阵风”,在监管转型的大背景下,稽查执法创新执法理念和执法举措也将一直“在路上”。证监会相关部门人士强调,“证监法网”并非“运动式”执法,而是与常规案件办理同步进行。整体来看,“证监法网”专项行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根据市场变化对违法案件进行部署。
相关链接:
人民币为媒亚投行为桥 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共谋发展蓝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