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中英文化交流数百年 你不得不知道的7个“第一”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10-23 15:46

  伦敦时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英国威廉王子夫妇陪同下,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中英创意产业展。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卢冠琼)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伦敦,开启对英国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2015年是中英关系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英建交以来,两国文化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机制不断创新,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文化关系已经成为中英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英两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曾创造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都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两国文化交流,其实已持续数百年之久,对于深化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有几个不得不提及的“第一”。 

  1、约750年前中国第一次出现在英国人的著作里 

  1267年,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在他用拉丁文写的《著作全篇》里使用了一位法国教士的东方见闻,著名学者、原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周钰良指出,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在英国人的著作里。14世纪,英国文学之父杰弗雷·乔叟所译著的《哲学的慰藉》,在文中提及了“赛拉斯之国”(即“丝绸之国”),成为最早提到中国的英国文学作品。 

  2、第一个到达欧洲的中国人谒见英王爱德华一世 

  1287年,一个来自中国元朝的代表团到达罗马,团长是一位名叫列班·扫马的中国景教徒(景教,又称东方亚述教会,唐朝时期传入中国,被视为中国官方最早承认的基督教派)。扫马在法国见到了英王爱德华一世,他被记载为“第一位到达欧洲的中国人”、“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有专家认为,扫马此行,可能是中国和英国在外交上的第一次接触。 

  3、《大清律例》英译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直接对话 

  1810年,英格兰旅行家小斯当东在伦敦出版了英文版《大清律例》,这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第一部直接由中文译为英文的完整作品。这个译本标志着英国从欧洲大陆文字转译中国文化典籍的历史结束了,中英开始了直接的文化对话与交流。 

  1792年,英国为扩大与中国的通商贸易,派出使团访华。年仅11岁的小斯当东跟随身为使团副使的父亲前往中国。来华途中,小斯当东向使团雇佣的华人翻译学习中文,进步很快,随后在使团谒见乾隆皇帝时用官话和乾隆皇帝直接交谈,一举成名。他被誉为“英国最早的中国通”。其译本促进了中英之间的法律交流,为英国进一步认识、了解中国奠定了基础。 

  4、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向西方介绍中国科技成就第一人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世界上第一部以系统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通史。李约瑟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向西方介绍中国科技成就第一人”。《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仅把中国古代的科技有系统地介绍到西方,还改变了一些学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基本看法,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该书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此外,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谜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一谜题,引发世界各界关注和讨论。李约瑟也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李约瑟不仅终生献身于中国科技史事业,还带动一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5、英国第一所孔子学院 伦敦孔子学院 

  2005年6月,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签署协议合作建设英国第一所孔子学院——伦敦孔子学院。十年来,经过中英双方共同努力,两国高等院校的合作不断深化,英国孔子学院的数量也逐年增多,目前已达到29所,在欧盟国家中居首位。这29所孔子学院各有特色,为加深英国各界与现代中国的了解搭起了桥梁。例如,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是全球第一所以中医为主题的孔子学院,伦敦商务孔子学院是全球第一家商务孔子学院。这些特色鲜明的孔子学院不仅帮助英国学生学习汉语,更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中国文化。访英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出席了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球孔子学院大会。 

  6、中英启动中国与欧盟国家第一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1972年中英建交,两国政府于1979年签订文化合作协定。在此框架下,中英自1984年开始,定期签署政府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12年,中英启动了中国与欧盟国家第一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三年来,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推动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媒体和青年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交流合作,在两国民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成为中英关系中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9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在英国举行。活动期间,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说,今年对于中英关系发展来说是“黄金年”,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英国进行的访问将会开启双边关系的“黄金时代”。 

  7、中英政府举办历史上第一个“文化交流年” 

  2014年6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这是中英双方在政府层面举办的第一个文化交流年。整个“中英文化交流年”将分为两个部分:三月至六月由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中国举办主题为“新世代”的英国文化季活动;七月至十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英国举办主题为“创意中国”的中国文化季活动。其中,英国文化季在华举办了超过30场活动。 

  如今,中英文化和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核心内容。伦敦时间10月21日,威廉王子夫妇陪同习近平主席与夫人彭丽媛参加有关中英创意产业交流活动。这不仅能深化中英之间在艺术、文化创意领域已有的联系和合作,还能为中英双方在文化方面的新合作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文化关系毫无疑问也会迎来黄金时代。 

 

 

相关链接:

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解读习近平主席在中英工商峰会上的致辞
中英联手打造体育综艺《冰上星舞》助力北京冬奥
国平:中英关系的新里程碑
指明中英关系方向 阐明中国发展道路
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相关链接:
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指明中英关系方向 阐明中国发展道路
国平:中英关系的新里程碑
中英联手打造体育综艺《冰上星舞》助力北京冬奥
开拓中英合作新局面——解读习近平主席在中英工商峰会上的致辞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卢冠琼] [编辑:林明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