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经发布即引发热议,其中把“互联网金融”首次纳入五年规划,既是意味着一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开始成为中国大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也预示着中国金融监管框架要有一定的新变化以适应新形势。对此,作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理财社区的掌门人,挖财总裁顾晨炜从企业层面解读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要避免“盲人摸象”,金融创新必须置于大数据监控之下。
首次纳入“十三五”规划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原来的监管框架已经无法覆盖到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有必要加强监管。“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但对于如何监管,规划强调互联网金融要“规范发展”,而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则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顾晨炜认为,从这个提法中可以看出高层是基于对目前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而提出的,比如强调现代金融机构种类多、交易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特别强调目前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明显。
监管模式要有可操作性
作为具体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从业者,顾晨炜指出,目前的金融监管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他大胆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来探索一种新型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事实上,这种创新的监管模式已经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上有所体现。今年7月,包括央行在内的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各部委共同监管,这很类似互联网行业倡导的众包模式,每个部委各管一块,协同管理。目前金融体系出现了较大变化,“产业+金融”、“消费+金融”、远程开户、电子合同等的创新模式不断衍生出新的业务板块,单个部委的监管很难全覆盖,为避免出现“盲人摸象”式的监管真空和监管失真,众包式协同管理就显得更灵活更具实操性。
金融产品也将更加透明
更进一步看,互联网化的大数据技术还能有助跟踪结构化金融产品底层资产,加强其透明度和波动反馈。从国际层面看,2008年发生在美国、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创新过快,一些金融产品已经脱离了金融的本质,缺乏对资本充足性以及杠杆比例的把握,此时监管又跟不上,各种因素叠加酿成金融危机。而如今互联网技术带给金融业的变化是数字化确权、数字化溯源都变得更容易实现,互联网让金融产品更精准,也更透明,透过互联网用户和监管部门都可以直接追溯到金融产品的本源。“如今买块猪肉都可以数字化地追根溯源,金融产品就更没有理由做不到。”对此,顾晨炜代表企业界发表心声:只要顺应潮流,加大互联网思维在监管框架中的探索,中国一定会建成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也将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关链接:
深度:互联网金融下一个风口在农村?
外媒:12亿互联网认证信息或被盗 FBI锁定疑犯
互联网金融企业董事长携巨款跑路 行业协会介入处理
深度:互联网金融下一个风口在农村?
互联网+时代电视版权保护待“跨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