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进入“新常态”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它不仅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随着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秦海林,近日在接受光明网《新常态•光明论》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不仅体现了党的执政思路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诉求,同时随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也必然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为全球包容性经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十三五”时期存在三大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受制于金融危机后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但秦海林表示,在步入新常态之后,中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路线图,“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完成可谓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秦海林表示,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并促进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生产端实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做到这些方面才能在“十大领域”中取得真正的突破,提升市场化程度。
“十三五”规划将主动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而不是被动适应。秦海林解释道,“十三五”时期我国存在以下三大发展特征:
第一,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经过30多年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时期来进行调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经济形式。在“十三五”时期,以技术创新为基点,探求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国内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中国经济的深层结构优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显著提高。秦海林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城市化质量将大幅提升,户籍政策将更加宽松,居民能够更加自由的流动,农村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也将大大加强;政府治理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在较为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将得到更多关注;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必然丰富居民在各领域的消费选择。因而,居民的生活水平将大幅提升。
第三,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提速。30多年来,中国已经出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秦海林说道,在深入理解全球资本运作和国际市场规则的前提下,中国企业必将更有能力“走出去”,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造福于各国人民;通过实践“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十三五”规划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近日,G20领导人会议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先后召开,这两次会议议题都聚焦世界经济,致力于共同行动,打造包容性世界经济发展道路。而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进展,中国经济将给亚太和全球经济带来新机遇。
秦海林向光明网记者表示,“十三五”规划是党和国家对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思,它不仅体现了党的执政思路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诉求,同时随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也必然也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十三五规划”编制体现和蕴含着中国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战略眼光。
首先,中国已经深深嵌入世界价值链当中。从需求侧考虑,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随着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市场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供给侧考虑,中国已经成为诸多生活、生产用重要产品的生产基地,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美国上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备受世界瞩目,对于国内的影响都必然通过紧密的经济联系传导到国际市场。
其次,中国将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进入到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体减排、区域金融一体化等重大国际议题上,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不仅将通过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间接影响全球治理的成效,也将直接在环境、文化等领域引领中国的资源配置。
总的来看,“十三五”规划将不仅是确保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顶层设计,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完全可以在推动全球发展的语境下阐释其伟大的世界意义。
中国将为全球经济包容增长贡献力量
从实际提出的理念和采取的举措来看,“十三五”规划秉持包容、开放和共享发展的大国格局和大国气派。
而随着中国全球经济话语权的扩大,“十三五”期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共享发展”过程中,中国将以实际行动诠释及丰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为全球包容性经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它包括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教育公平战略、就业优先战略与创业扶持政策、人口发展战略以及普惠金融战略等多个方面。
那么,中国将如何为全球经济包容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呢?秦海林表示,中国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以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为基础。“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进口替代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而依靠传统动力的企业将被逐步淘汰。
秦海林说道,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大数据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如果能利用智能技术和大数据,逐步改造传统机械产业,把握好整个工业智能化和健康智能化的趋势,中国将由一个工业大国、经济大国转变成工业强国、技术强国;中国将大大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依赖,逐步实现城乡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二,承担大国责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定位逐步发生变化,秦海林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引领者。从“一带一路”建设到亚投行,再到去年主办的APEC北京会议,在国际舞台上,一大批多边双边重大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将致力于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中国将以友好、务实、负责任的态度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秉持包容、开放和共享发展的大国格局和大国气派,“十三五”规划展现了中国负责人大国的形象,蕴含着中国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战略眼光,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