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最新互联网技术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甚至进行有效的地震预警?今天,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牵手移动资讯平台,力争缩短地震发生后紧急信息的产出时间以及将信息推送至用户的时间,以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造成的损失。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多震害的国家。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大数据为地震预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在今天举行的“互联网+地震”论坛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移动资讯平台今日头条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地震台网将致力于缩短地震发生后紧急信息的产出时间,今日头条将努力缩短把该信息推送至受地震影响区域用户手机上的时间。“从接到中国地震台网的速报到用户接收到信息推送,我们目前可以在60秒左右完成整个过程,未来的目标是让这个过程缩短到接近0秒”,今日头条首席算法架构师曹欢欢说。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据介绍,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与上下运动的纵波相比,水平运动的横波才是造成损坏和伤亡的“元凶”。地震预警就是充分利用纵波与横波速度间的时间差,向周边民众及时发出提醒。
曹欢欢称,今年3月双方已完成了技术对接。地震台站一旦监测到地震纵波,就立刻通过光缆将数据传送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实时处理和自动分析生成速报参数,再由今日头条精准推送引擎在第一时间推送给受地震影响地区的民众。
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与地震预警相结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研究表明,地震发生时,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人员伤亡则可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达到60秒,人员伤亡则可减少95%。
今日头条总编辑夏勇表示,地震信息的推送如果在快速及时上做到极致,可以为处在地震影响区域的公众赢得黄金的避险时间。“这就是在‘技术+权威透明的信息’之后带来的一种全新可能,这种模式可以复制到更多的领域里。”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透露,他们还将启用“地震速报机器人”来生产地震速报新闻,极大丰富目前的地震速报内容。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新媒体负责人“震长”侯建民表示,近年来该中心不断提升地震紧急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自2013年4月起,就实现了自动地震速报,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网站等对外同步发布。“但地震信息服务,仅靠地震台网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希望更多有社会责任心的互联网平台加入进来。”
相关链接:
巴西西部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626.5千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