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菲
“有困难,找晚报!”多年前,这是写在每一期海口晚报上的承诺,它令读者全心信任,倾心托付,为养女寻找亲生父母、为心脏病少女实施“救心计划”、为原琼崖游击队女战士搭建回家路、为车祸昏迷学子募集手术费……一个个或焦急、或恳切、或悲伤的请求通过一部热线电话,连接起了报社采编人员与读者的心。如今,那六个大字已不再用铅字刻画,因为它早就深入骨髓,侵入血液,成为报社的信仰。
寻亲
寄养女孩终见亲生父母
2003年4月的一天,海口晚报接到了一通来自湖南的电话,一位母亲在电话那头苦苦哀求:“请帮我的养女找到亲生父母!”
这位名叫任兰英的母亲,她是不幸的,因为先天性无输卵管,她失去生育能力;但她又是幸运的,在1993年与丈夫来海口打工后,他们遇见了生命中的小天使——海琳。海琳的亲生父母因为生活贫困,不得不将刚出生的小女儿寄养在任兰英夫妻家中。海琳的出现让家中充满欢乐,也成为丈夫去世后任兰英重新振作起来的精神支柱。
随着海琳一天天长大,女儿常常追问的“爸爸在哪儿”,却成为任兰英难以作答的问题。想起自己缺失父爱的童年,想起与丈夫定下的等海琳20岁就告诉她身世的约定,任兰英战胜可能永远失去爱女的忧虑,做出了为海琳寻找亲生父母的决定。
任兰英的决心打动了本报记者,记者宛枫的《爸爸,你如今在哪里》报道刊出后立刻引发巨大反响,近百个热心电话涌入报社。在对线索的一一核实、筛除中,报社为这对母女铺就了一条以海南为起点,穿越广东、四川,最终到达湖南的寻亲路。在与本报联合制作海琳寻亲节目的湖南卫视《真心风采》录制现场,分离8年的骨肉终于相见。海琳一句撕心裂肺的“爸爸——妈妈——我想你们!”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泪下,海琳生父陈刚更是冲上台紧紧抱住女儿。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陈刚哽咽着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海口晚报!”
归乡
革命老人半个世纪后 回琼寻根
从山东到海南,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一个机场到另一个机场的距离,但对于原琼崖游击队女战士杨素珍来说,却有52年那么遥远。这位战功累累的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随丈夫到山东定居,从此失去了海南家乡亲人的消息,回家成了她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2005年4月,海口晚报报道的90岁老人杨素珍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读者,他们和报社不约而同有了一样愿望——帮助老人回家。
想要帮助杨素珍回家,第一步就是找到老人的家人,幸运的是,美兰区灵山镇多普村的几位老读者一下就认出了杨素珍。报社特地派出两路记者,一队顺利找到杨素珍的家人,一队则捎上老人日思夜想的家乡特产前往山东。
在山东,本报记者王绍兵记录下了杨素珍吃着家乡水果时的感慨,见证了老人52年来第一次与海南家人通了电话的激动时刻,探寻了老人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然而老人始终念叨的是“俺想回家”,读者们期盼的也是老人回家的消息。
终于,在本报和山东胜利日报、齐鲁晚报联合组成的“圆梦团”的护送下,杨素珍时隔半个世纪再次踏上梦中的故土。2005年4月16日,机场贵宾厅里沸腾了,闻讯而来欢迎老人的读者挤满大厅。面对熟悉的乡音,陌生的面孔,杨素珍忍不住泪流满面,“俺想在家多住些日子。”
救助
心脏病少女重获新生
“6年前,从学校回来,以为自己只能过最后一个儿童节了,没想到还能回到学校,还能过上青年节!”2013年10月,本报记者彭桐再次见到了郑宇珊,记忆中那个嘴唇发紫的病态女孩,已长成亭亭玉立的18岁少女。她始终没有忘记过,当年,就是海口晚报的一篇篇报道,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007年的儿童节,12岁的郑宇珊是在家中度过的。这个2岁便失去父亲,10岁母亲改嫁,靠爷爷低保金拉扯大的女孩,两个月前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发作不得不休学。她每天只能看书,幻想着病好后,上学工作回报爷爷,却不知道因为拿不出治疗的钱,年迈的爷爷在门外巷道上偷偷抹了几回泪。
老人的泪灼伤了记者的心。2007年6月2日,一篇《5万手术费“挡”住进京路》的报道面世,报社与海口市红十字会联合为郑宇珊开展了“救心”计划,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共同帮助她早日去北京接受治疗。没想到,短短一周内,“救心”计划就募集到近10万元善款,更有不少爱心家庭和医生报名,愿意陪伴护送郑宇珊到北京接受手术。在爱心的包围下,郑宇珊成功实施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重返校园。
“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当年只能祈求奇迹发生,结果晚报真让奇迹出现了。”病愈的郑宇珊让爷爷将当年本报所有的报道都收集了起来,放进书柜里,时常翻出来细细阅读,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仍感激不已。
传递
受助学子助他人
2015年5月17日,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这本该是高三应届考生埋头苦读的关键时刻,但长流中学高三学生肖中斌却躺在重症病房中昏迷不醒。
意外就发生在9天前,肖中斌在返校途中遭遇严重车祸,自此陷入昏迷。肖中斌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为了救治儿子,他们不但花光所有积蓄,还举债16万元,但仍被继续治疗所需的几十万元费用逼到了绝境。
海口晚报和海口网率先报道了肖中斌的不幸遭遇,本报工作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踊跃捐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分别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前去医院慰问肖中斌家人,并带头捐款。短短一日内,爱心善款就达到63万元。
海口晚报接连不断的报道,为所有关心肖中斌的读者传递最新信息,也捎去他们的祝福。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众的爱心终于唤醒了沉睡的学子。“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出全部的感激之情,但仍要说一声,谢谢你们!”肖中斌的弟弟肖中程含泪写下了感谢信。
两个月后,仍在康复过程中的肖中斌做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他要从大家捐助的善款中拿出10万元,帮助同样家庭困难的学子,让他们圆梦。在感动的同时,本报为肖中斌主办了一场特殊的爱心接力会,坐在轮椅上的肖中斌亲手将爱心款转赠到受助学子手中。他说:“当初在我深陷困境之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我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服务
记者亦是志愿者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记者应该是提笔奋战的一线战士,编辑则是运筹帷幄的幕后军师,然而,当他们走出报纸,来到读者身边,在车站为旅人拎起沉重的行李袋,在敬老院里为老人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在景区俯身拾捡石缝中的垃圾时,他们只是海口晚报志愿者服务队中的普通一员。
2011年,为响应椰城刮起的“文明风”,本报向市民发出文明倡议,征集组建了“晚报义工队”,配合“海南文明大行动”,利用周末的时间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关爱互助活动。白沙门海滩上、万绿园等地常常能看到志愿者们义务劳动的身影。
2014年,本报又成立了海口晚报志愿者服务队,志愿服务成为常态化活动,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1月28日,海口汽车南站出现第二拨旅客返程高峰,在来来往往的旅客中,鲜红的“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绶带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记者编辑们,活跃在车站各个角落,看到有需要的旅客就主动上前服务,搬运行李箱、看护孩子、购买车票……每一声“谢谢”就是志愿者们最大的鼓励。
也许是中秋节、重阳节,也许是任何普通的一天,报社的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都会得到志愿者们的积极响应,对于大家来说,手中的笔是为了守望社会,维护正义,而尽自己所能,用身体力行的行动造福社会,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充满真诚和温情。
(海口网12月8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