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雨倩
在他人眼中,记者的职责是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记者犀利老辣的文字揭示社会的不公、不平;柔情温暖的文字保护遭受苦难的人们、为他们构架一间心灵的房屋。
然而,记者既是事件的记录者,也是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若说海口晚报是一间温暖的房子,那么记者就是房屋的守护者。
2002年5月31日举行的日韩世界杯,我们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现场精彩瞬间;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我们忍住眼泪、抚平心碎,坚强搀扶起同胞继续前行;2014年7月18日“威马逊”袭来,我们未敢忘却自己的职责,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真实地记录出来……
汶川地震
天地间的跋涉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心痛的日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瞬间夺取了上万条鲜活的生命,伤亡极其惨重……
汶川大地震仅两个小时后,本报记者王绍兵、黄一冰、蔡康等多名记者向报社请缨到一线采访。随后,他们跟随海南省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前往四川。
王绍兵是巴蜀人,面对家乡遭遇的巨大灾难,此次参加救援,身心的压力不言而喻。
从安县到北川,有很长一段路崎岖不平,路上经常出现深坑,汽车无法前行。本报记者只能背着足足有70斤的行囊徒步前行近10公里。映秀的情况更为严重,道路不通,交通堵塞,前方还有塌方的危险,记者只能跟随救援部队从靠近河流的小道摸索前行。黄一冰回忆道:“每往前一步就更靠近悬崖一步,步步惊心,感觉随时就要与死亡握手。更可怕的是,在成都救援采访的那段时间,每天都要经历几十次余震,有时半夜惊醒,牙齿和手脚都在不自觉地颤抖,开门后发现很多人开始往外跑,那样的感觉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如此艰难,如此险阻,都没有浇灭过他们的意志和信念。在余震面前,在恶劣的生活条件面前,本报记者仍旧坚持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最真实的情况。
北京亚运会
你我他的牵手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本报派出记者采访世界级大型运动会——北京亚运会,首次发出了大特区省会晚报的声音。
8月25日,圣火传递到椰城。本报记者黄白、李汉仁、邱远志、苏群等人在中华神州最南端的海岛与600万人民迎来了一个辉煌而盛大的时刻。
“当天早上,椰城人头攒动,一圈人围着一圈人,甚至连见缝插针的空间都没有,情绪高昂的群众都在等待圣火的交接。当时没有数码相机,我用的是胶卷相机,为了抓住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我从早上9点至下午6点,全身心地集中精力,眼睛总是盯着相机的取景框,左眼一直眯着,跟着迎接圣火的队伍一直奔跑,工作结束后睁开眼睛看物体都是模糊的,很久后才恢复正常。”摄影记者李汉仁说起当时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
问起哪张圣火传递的照片印象最为深刻,李汉仁说:“其实,每张对于我来说都是很难忘的,其中有一张关于‘圣火传递’场面的照片,我爬高、蹲地、仰视,找各种角度拍摄,手脚到最后都酸麻了。”
要知道,当时的底片可谓是张张珍贵,记者十分珍惜和节约胶卷的使用,但李汉仁却拍摄了300张照片,就为最后精挑细选上版的10余张。
韩日世界杯
爱与恨的交织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和日本举行,中国首次进军世界杯。6月5日,本报特派记者许亮奔赴韩国济州岛,这也是海南历史上首次派出记者采访世界杯足球赛。许亮在西归浦世界杯球场见证了中国队仅有的一次世界杯征程。
从球迷成长为一名足球记者,许亮知道自己不能光靠狂热就可以完成采访任务的。他赛前每天都呆在训练场,能和主教练米卢、球员搭上一句话,那都是很猛的料。能在观看训练时发现一些细节,都可以成为一篇不错的花絮。
在中国队与巴西队的赛前发布会上,想要受访者在众多记者中回答自己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独特性,要不自己的声音和问题就淹没在人海中。“你是否说过巴西队有信心赢过中国3个球这一句话?”许亮向巴西球员卡洛斯抛出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无论对方的反应如何,这都将是很有力的新闻报道。对方回答,是的,说过。于是,一篇报道应运而生,标题为《巴西将痛下杀手,至少赢三球以上》。中国队0:4惨遭巴西队横扫,也印证了许亮的报道。
三场小组赛全部败北,进一个球的最低限度也告破灭,“三战三声长叹,九球九曲悲歌”,正是当时许亮心情的真实写照。小组最后一战,中国0:3完败土耳其。“那天是中午,太阳很大,但坐在球场上,却觉得很冷。我和周围的记者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沉默着……”直至今日,许亮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语气还是有点悲凉。
非典
生与死的考验
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本报记者刘峭、吴跃、陈安宇、韩政、湘竹、陈洁仪、黎光、韩海光、杨明等大批记者,宣传防治非典,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区。无论是各大中小学校实行晨检制度、公共场所地毯式全面消毒、消费市场监测价格波动,还是省疾控中心出现的突发情况,本报记者都及时给予报道,把最新的最权威的信念传播出去。
外来人员入港,港口的安全排查事项非常至关重要。第一道封锁线若出现丝毫的差错,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或将难以想象。在这道安全关卡上,本报记者吴跃、黄一冰等人与医护人员共同坚守一线。
“当时,医护人员在进行体温测量的安全排查,我一边询问进港人员的信息,记录下有可能出现疫情的各种情况;一边拿着照相机拍下医护人员和进港人员的场景。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必须要带上好几层的口罩,但口罩与相机之间若多了摩擦,拍出来的照片一定会影响效果,所以当时我并未带着口罩。”吴跃在谈起当年采访的往事时如是说。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可是回忆当时的情景,他们会后怕,但依然无悔。
这样一场战役,没有战火,却更加残酷。2013年6月“战事告捷”,海南无一例非典病例,我们的这场战役胜利了。
“威马逊”
风雨中的坚持
2014年7月18日,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呼啸而来,琼岛大地满目疮痍。在“威马逊”中心经过的沿海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风暴,导致海水倒灌,与暴雨一起,造成洪水泛滥,“刮”走了海南119.5亿元,导致全省325.8万人受灾,死亡(失踪)31人。
重大灾难中,本报记者在黑暗中扛起照相机,擎起一束光,记录下当时灾难的场面;他们在狂风暴雨中,笔不停歇地记录着每一项灾情的细节。本报所有记者倾巢而出,杨杰、陈敬儒、李汉仁、史瑞丽、谢大强、黎光、光明等众多赶赴文昌、三江等各市县受灾地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救灾工作中来。
“台风袭岛后的一周里,交通受阻,通讯中断,停水停电,前往下面市县的采访十分困难。”杨杰的采访手记中提到,“车不能前往,我们就淌水徒步好几公里,手机没有任何讯号,找不到当事人,干等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采访后用手机写稿,晚上十点才返回用柴油发电的报社传稿。我们经常一整天都持续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中。”
通讯受阻,传稿不便,这给记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通讯信号未恢复和停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我们想尽各种方法‘蹭电’,跑到医院的走道上借着光亮,拿着充电器蹲在地上写稿,有时腿都麻了也没发觉,担心的仅是没有及时将当天的新闻传出去。”
面对困难,本报记者没有选择退缩,没有找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推脱,心中唯有尽全力去做好新闻事实的传播者,用文字将灾情真实地记录下来。
(海口网12月8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