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两届乌镇峰会主题均定位“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体现出中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上一贯的全球视野;新提“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彰显出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担当。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精准把握互联网规律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理念。“互联互通”是当今互联网最为鲜明的特色。互联网越发展就越见其精髓——“共享”。“共享”不只是实现一国网民共享网络,也不是地区性国家间的互通。互联网所具备的开放性,注定网络“共享”必然事关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难以置身网络空间之外而独善其身。“双面性”是互联网通用逻辑,正如数据挖掘能精准分析用户需求,也能掌控用户“隐私”一样,“共享”网络能与人之便,也就能与人不便。近年来,流动于网络之上的侵权、黑客,甚至恐怖主义等难题,都说明网络“共享”必须以实现网络“共治”为前提。中国一直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践行者。自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世界传递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主张,“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这些不仅是解决全球互联网难题的中国智慧,也是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姿态,更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实现的中国决心。乌镇峰会正是实践中国这一智慧的平台。
“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体现出中国互联网治理理念的转变,更彰显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担当。自互联网进入20多年来,为实现互联网秩序,中国也经历着从“管”到“治”的理念转变。以“空间”定性互联网,超越了对互联网“媒体属性”的既有认识,将“互联网”在“社会属性”下重新定位。这是将互联网视为人类生活的第二空间,把“自由与秩序”这一对现实社会的矛盾体,嵌入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来。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尤其自十八大以来,中国从以“政府单一主体,行政手段”为主的互联网“管理”模式,走向以“政府为主社会协同,依法治网”为主的“治理”模式。“依法治网”成为现在和未来中国治理网络空间的核心。而且,中国转变治网理念的“收获”也颇丰:以保护网民的隐私权和信息权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净化网络空间的“专项行动”,如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黄赌毒等,逐步晴朗网络空间;倡议共守“七条底线”培育“四有”中国好网民,推动依法文明上网;颁布《国家安全法》,公开征求《网络安全法》、《反恐法》草案意见,全面推进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可以说,由点及面,再到立体化“治理网络空间”的依法治网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要“共享、共治、共建”,关键还是要形成“合作共识”:任何对网络空间治理的有益探索都应成为可资共享的成果,这其中不应有刻意的偏见与挑剔。正如ICANN掌门人法迪?切哈德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中国正在逐渐发挥全球互联网治理讨论中的领导作用。一个真正有包容性的全球互联网治理生态系统,没有中国的参与是无法建立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离不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发展更离不开中国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中国智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接下来的“乌镇时间”里,中国将张开怀抱,迎接全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真诚交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贡献创见,共同推动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作者为上海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学博士)
相关链接:
人民财评:世界聚焦“乌镇时刻”有什么深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