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西栅景区火树银花不夜天,游客游览购物、摩肩接踵,感受水乡古镇的夜晚风情。
“能否将农民通过培训,转做农村电商或是转型到服务业”
澎湃新闻: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后,你的工作有变化吗?
陈东旭:之前我的工作经历没有太多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有压力更有动力。我们想借互联网大会这个“东风”,能够让这块产业与北上广的资源对接,然后实现“弯道超车”。
乌镇如果仍旧按照小镇商业模式发展,和互联网不进行高密度、深层次的接触,就无法快速发展。现在互联网小镇就相当于一个直通车,将北上广的资源直接移植过来,在乌镇生根发芽,然后带有乌镇自己的“基因”。
澎湃新闻:互联网小镇的想法始于何时?
陈东旭:是在去年第一届互联网大会以后。大会以后乌镇知名度逐步上升,桐乡市政府提出了“一业一网”(旅游业、互联网)战略,今后整个桐乡市社会经济发展要围绕“一业一网”进行转型。
澎湃新闻:互联网小镇有什么样的规划?
陈东旭:互联网小镇的提出基于浙江省倡导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小镇经济。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是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二是让政府管理更高效,实现“小政府,大作为”。
我认为产业是基础,如果没有相关产业的支撑,想去做民生就没有资金基础。我们初步的想法是打造一个生态圈。乌镇虽然不能和北上广相提并论,但最起码要有努力方向。
本地的企业首先要提升互联网思维,因为乌镇传统的服装等企业是在几十年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遇到了瓶颈,需要突破瓶颈就要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
再者,我们政府也进行了互联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乌镇的转型升级需要对人的培训,其中包括企业家、企业员工,旅游行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也包括农民。
乌镇是一个拥有5.8万人口、农业人口达5万人的农业小镇。在浙江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决策部署下,不少从事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农民拆掉了猪棚鸭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我们能否将农民通过培训,或是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转做农村电商或是转型到服务业。
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农村土地与互联网结合,乌镇的农村如何通过根植互联网基因,发展现代农业,为我们的旅游、互联网产业提供一个后勤保障。
除了人才的引进培养、思维的转变提升,我觉得还需要政策,通过政策吸引互联网产业。
乌镇由于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我们在将来不太可能过分发展工业,所以可能更多的是发展服务业,例如智慧旅游、智慧会展。
相关链接:
乌镇峰会将彰显互联网的中国智慧
【乌镇峰会大家谈】“中国气场”撬动世界互联网
乌镇峰会专家谈:用中国智慧重塑网络空间秩序
[乌镇峰会大家谈]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乌镇峰会专家谈】全球网络治理的中国观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