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第二期
海口网12月14日消息(记者钟元韬)未成年人网瘾怎么来?如何去?未成年人网瘾有哪些表现和危害?由海口市文明办和海口网联合主办的海南省首家网络心理互动平台——《心里》第二期与网友见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娟应邀来到《心里》网络互动平台,与网友在线交流,分析未成年人网瘾背后的原因,为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开出良方。
网瘾有哪些“症状”?
“曾经有人用上网时间来界定是否有网瘾,但许多现代人的工作必须依靠网络来完成,因此这种说法显然不科学。”李娟表示,如果长时间上网后,产生了过度的兴奋、低落或者是不正常的焦虑,那么就有可能是染上了网瘾。
李娟表示,对未成年人来说,上网的行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参与网络活动时的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其中,不能和同龄人交友,不能和家人互动,不能自主学习,不能保持日常自身的卫生都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的表现。
同时,“手机瘾”、“低头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变相的网瘾。
专家开出戒除网瘾良方
不少家长把干预未成年人网瘾的焦点放在上网行为上,却忽略了行为背后的动机。“家长禁止孩子上网,把网线拔了,没收零用钱都是简单粗暴的方式,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网络成瘾背后的原因。”李娟表示,大多数孩子网络成瘾是为了逃避课业压力,也有部分孩子是因为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差,而选择依赖网络进行社交排遣寂寞。
“未成年人沟通互动的能力是在现实中不断地与人交流、建立关系来培养起来的,如果沉溺在虚拟中,就缺乏了与现实社会沟通的经验,成年后沟通能力会更差。”李娟表示,孩子六、七岁以前,主要交往对象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跟孩子互动交往,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会很多现实沟通的技能。到了小学阶段,可以利用这些技能跟同龄人进行交往,并将这个能力延续下去。“孩子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能力,就不至于通过虚拟沟通进行互动。”李娟说。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信心的缘故,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得不到关注和认同,于是通过网络游戏找到成就感。李娟表示,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广泛兴趣爱好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找回自信,是戒除网瘾的良方。
放下手机不做坏榜样
不少家长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缺乏耐心,在与孩子共处时关注手机的时间比关注孩子多。这不仅忽略孩子需要关注、与人交流的需求,还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机,觉得很有意思,自己也关注了电子产品,再加上现在的电子产品中设置了很多能够抓住未成年人眼球的游戏,让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无法自拔。”李娟呼吁,家长们自身要参与到现实沟通和互动中,不要手机不离手成为“低头族”,其次,家长们应该试着带头放下网络,带着孩子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参加户外活动等方式来增加孩子对生活的体验。
是什么让你感到“压力山大”?是来自升学、交友还是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或者心里有什么“心结”?欢迎通过海口文明网以及海口网两微平台倾述你的“困惑”。在《心里》,我们和专家可以一起谈谈你的“心里”话,解解心中结。
相关链接:
《心里》访谈第一期:关注当今00后心理(视频)
《心里》访谈第一期:关注当今00后心理(图文直播)
《心里》访谈第二期:网瘾怎么来?如何去?(图文直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