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特派记者 陈五男
在厦门,鼓浪屿钢琴码头不见一个垃圾桶,但地面仍干净整洁;南普陀门口前,志愿者举着牌子倡导游客文明旅行;丢弃在中山路步行街上的纸屑落地不久,就被路过的市民捡起……今年2月,厦门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四连冠。来到这座冠军城市采访,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文明创建在这里已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成为一种常态。
“沿路走过来,一个垃圾桶都没见着,路面却如此干净,看着就舒服,厦门这座文明城,名副其实!”从厦门高崎机场前往住所的途中,同行记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导游小李哥指着前方的公益广告牌说,行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不时可以看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公益广告,它不仅是这座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响亮口号,“共同缔造”理念早已融入到当地市民的生活中,成为市民主动参与文明城建设的自觉行为。
大巴在驶经思明南路某条不知名小巷时,一手拿着取物夹,一手拿着垃圾桶,将路面的垃圾捡入桶中的两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特别的是,他俩不仅身着红马甲,其中有位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年轻的那位牵着老人的手,有说有笑地向前走着。“以前听说,若是全体厦门市民以十人一对集合,每队之中,起码有一位穿着红马甲的义工,说的就是他们么?”“义工服务‘风靡’厦门,做义工,早已成为厦门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小李哥向大家介绍道,每到周末,思明区城市义工总会活跃在思明区的旅游景点、商业大街、公园里,他们被称为“最美厦门人”。“要问我们最自豪的是什么?收获快乐,传播文明,升华人生……”导游在大伙的怂恿下,哼起了一段义工自己创作的《城市义工之歌》。
“在鼓浪屿,所有的机动车是禁行的,只有一辆垃圾车是机动车,连自行车都是极少见,岛上只有数十辆供游客观光的电瓶车。步行是岛上唯一的交通方式,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这是必须遵守的‘铁律’。”搭乘渡轮前往鼓浪屿的途中,导游向大伙提了个醒。漫步在岛上纵横交错的小巷里,不时能看到当地居民推着木板车上坡下坡,在这里,仍保留着最原始生活方式。
从城到人,再到人到城,市民的点滴举止已然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大文明。文明是什么?它并非高不可攀,而是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这也是海口在开展“双创”工作过程中需要思考的。
(海口网12月16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