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的2015年基本都是在“飞来飞去”中度过的。“最夸张的一次,我连续40天,每天睡觉都要换一个地方,在各省市间奔波,谈合同、做项目。”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PPP今年确实太火了,这一年我们公司新签的项目有150多个,目前我们累计在做的项目有200多个。我有时生病了连去医院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飘在天上。公司的公章满天飞,长沙的项目为了签合同得跑到长春去取公章。”
2015年当之无愧地被称作中国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元年,各个领域的PPP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势头火爆。金永祥所在的公司是一家PPP咨询机构,今年来借着PPP的东风也着实火了一把。公司上下业务人员都和金永祥一样成了“空中飞人”。“去年我们公司一个月订机票的费用大约7、8万块,今年每个月机票费用要30万左右,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要36、37万。去年公司上下100人左右,今年已经差不多200人了,业务多、忙不过来。”公司前台张小姐介绍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月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强调,要供需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专家分析认为,对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需要靠稳投资,秉承中央供给侧改革思路,今年开始推广的PPP明年有望迎来“签约潮”。
新渠 社会资本拓宽稳投资路径
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有较大下行压力,所以稳增长还是主要目标之一。新的一年中,经济最大的动力仍将来自于投资,但不能再走传统的路子,而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调整投资领域。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经济领域中投资的作用曾被反复强调,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提高投资有效性则更为重要,这意味着要继续使投资支持经济保持在可接受区间的同时,还要通过选择性的增加有效供给追求结构优化。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宋宁也表示,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新老动力转换交替的新阶段,依靠传统的增加低成本要素投入来驱动经济增长,这条路越走越窄,不仅会加剧结构性矛盾,而且还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环境资源和生态的代价。因此,推进改革要着眼于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着力激发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使各类要素能够便利地进出市场,自由地创造价值,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的动力。
“供给侧的改革意味着更少的垄断领域或者垄断环节,更少的市场准入限制,更低的进入门槛。”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俞力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具体到谁来投资的问题上,需要让更多的社会资本有参与的机会。
蹒跚 认识差异致PPP进展缓慢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需要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质量,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新常态下财政收入的增速明显下降,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转型也迫在眉睫。这种资金投入和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创新一种能够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和机制。”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
因此,在传统投融资模式难以为继的当下,稳增长、稳投资,需要大力推广PPP。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认为,传统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突出地存在着自然垄断性、公共性和外部性。然而近几十年来,那些影响社会资本进入的技术障碍,或者渐次消失,或者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克服,这就为在这些领域中引入社会资本开辟了广阔空间。目前采取的PPP或者有管制的民间投资主体,都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式,应当大力推行。
这一年来,政府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史耀斌日前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公布推荐的PPP项目达6650个,计划投资额8.7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签约率不高一直让PPP广受诟病。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大规模PPP作为替代地方政府投资的主要政策安排,进展异常缓慢,是今年最令人失望的一环。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这四大参与方考虑存在差异。
对此,金永祥也是深有体会。他说:“中央几个部门都想做PPP,部门之间有共识也有差异。大一点的城市自身能力强,小城市本身实力弱,学习能力也弱,所以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就是小城市一些不规范的PPP项目。”
“至于社会资本方,民营企业不是不想做,只是他们大部分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还缺少与政府的互信”,金永祥说。
信心 明年或迎“签约潮”
展望明年,PPP将进一步走向舞台中心。多方预测,2016年我国将持续推动社会资本合作(PPP),签约率有望明显提升。
业内人士称,从国际经验看,一般PPP项目从开始立项到准备,需要6个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因此,经过2015年的培养和探索,2016年有望迎来PPP项目“签约潮”。
贾康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有了清晰的“一带一路”倡议倡议,习总书记访美以后中美对于亚投行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基本共识,几年之内,中国本土和与中国有关的方方面面参与的PPP规模我认为会轻松超过10万亿元。
另一方面,PPP项目扭曲的风险可能相应加大,尤其一些假PPP项目的出现,更值得警惕。据一位PPP咨询公司人士介绍,有不少融资平台公司进行PPP相关咨询,“大多数都是希望通过PPP转型,但也有一些平台问的很直接,怎么能做假的PPP啊?”
另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还有一些PPP项目,政府方会私下和社会资本方签订回购股份的协议,承诺在未来项目建成后以一定价格回购其全部股份。这实际上还是过去政府融资的逻辑,换汤不换药。
鉴于上述趋势,专家建议,稳步加快有关PPP立法、动态公共定价机制和政府补贴的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创造条件,使PPP能够有效落地,防范走样变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