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机刷微博、玩微信、看新闻……这已成当前众多大学生每日的生活习惯,然而,这样的习惯被许多学生带进了课堂。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人群,即课堂“低头族”。为了让课堂“低头族”能抬起头来认真听课,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都在推行“无手机课堂”。(见海口网《大学生离不开手机?温州多所高校推无手机课堂》
在大学校园课堂常常看到这样一幕,讲台上的老师激情四射地在讲解着专业知识,然而讲台下学生低头玩着手机,“低头”已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常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课堂听课率,近阶段部分高校大力推行“无手机课堂”也算是对症下药。这些高校强制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下课后学生才能领回手机。但这样的行为真的能保证有效率的大学课堂吗?恐怕是治标不治本。从课堂教育内容的本质上找寻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才是王道。反思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学生不懂上课玩手机对学习的坏处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为什么会在上课花那么多时间在上面?答案大多是上课老师讲的实在是太过无聊、上课进度太快听不懂、上课老师都不关注学生是否跟得上、上课老师和我们零交流等。同理,假使老师上课十分富有感染力地教学,让学生能够充满乐趣的学习,多和学生互动交流,听取学生的一些教学建议,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我想会有更多学生摒弃手机,认真地听讲。而仅仅单方面彻底让学生不玩手机,采取“无手机课堂”这种单选项的选择题目实在很难让学生信服。高校方面何不在教师教学方法、技巧上下功夫,从本质上改变这一现状。
大学是思维行为和想法自由的天堂,绝不能用初高中那样的强制教育来培育,这样取得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总而言之,新形势也期待教育方式新的变革。老师们要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填鸭式为探讨式、交互式。强制反对手机进课堂,不免流于形式。重要的是同学们也应该加强自觉自律,正确对待“手机课堂”,才是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