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感情与经济账
“她说别人打猎赚钱,我反盗猎亏钱,划不来。”前前后后劝说好几次,余家华才终于说服老伴支持自己反盗猎这事。
当10岁孙儿开始巡山
这个家族的使命“已不能半途而废”
对余家人来说,巡山反盗猎,已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家族使命。
2000年,弟弟余家贵车祸去世,余家贵的儿子,17岁的余友强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而余家华的儿子,也早就开始随他上山护林;孙儿余彪,更是10岁就跟着父亲、叔伯和爷爷上山巡护。
2014年,余友强也开始带着10岁的儿子余飞上山。第一次上山,从凌晨2点走到下午七八点,整整走了10多个小时。“虽然现在偷猎者少了,但是一旦我们停止,马上就会卷土重来。”余友强摸着儿子的头,“他长大了,也要继承我们做的事情。”
2016年1月2日的晚上,19岁的余彪说起自己长达9年的护林生涯,从第一次上山走得脚底长泡,到和爷爷巡山遇到持枪的盗猎者;从最长巡山2个多月,到走在林间的畅快和喜悦,这个19岁的少年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我以后有了儿子,也要带他上山。”余彪说,这是家族的传承,做了这么多年,“不能半途而废”。
白眉朱雀,为农民余家华引以为傲的高清珍稀物种影像之一。
人/物/速/写
“带头大哥”余家华
下山耕作上山护林 相机记录下“珍稀”
对于余家兄弟来说,种植苹果、李子是家计之本,在山上放养牦牛是增加家庭收入的另一途径。
“2004年前,我和弟弟上山多,花不了太多钱。成立协会后,队员一下多了起来,花费就多了。”余家华说,巡山队员上山巡护,每人每天的补助,从最初的80元,现在已经涨到150元,“上一趟山少则10天,一个人就是1500元,十个人就是一万五。我们每年上山起码都有十多次。”而这笔账,只包括巡山队员的人工开支,并未计算余家人自己的劳动付出。
现在,余家华余家贵两兄弟家加起来,一共有200余头牦牛。按照市价,一头成年牦牛约卖6000多元,需要6到7年的成长期。从1995年到2011年,余家华粗略算了一笔账——为了巡山反盗猎,前前后后,余家已经花费约16万元,相当于卖了26头牦牛。为此,余家华的老婆也和他闹过。“她说别人打猎赚钱,我反盗猎亏钱,划不来。”前前后后劝说好几次,余家华才终于说服老伴支持自己反盗猎这事。
从2013年开始,茂县林业部门每年补助余家华的反盗猎协会4万元钱,即使如此,每年还有10万余元的资金缺口。余家华说,协会不定期地能收到一些物资援助和捐款,“也不能完全收支平衡”。
在20年的护林生涯中,余家华这名地地道道的羌族农民,除了用脚丈量九顶山上的每一寸土地,还学会了用照相机拍下自己看到的一切。在他的电脑里,存着许多中国珍稀保护动物的图片,其中一部分,是中国某些濒危动物现存最好的照片之一,也多为国内权威地理杂志所采用。
“这个是红胸朱雀、这个是绿尾虹雉,这个是斑羚……”和普通的农民喜欢用“土名”不同,余家华对自己上山顺手拍下的动物,全都以学名称呼。
上山护林的同时,余家华给许多动植物学家当过向导,2013年还曾参与“熊猫四调”。“2013年,中科院解焱博士看到我们拍的栗背短翅鸫照片,专程到九顶山来找这种鸟。”余友强说,解教授连续2年到九顶山,都失望而归,而这些珍贵鸟雀,也许在九顶山巡山队每一次逡巡的途中,都曾为他们鸣唱。
相关链接:
大学生掏鸟被判10年背后:盗猎猛禽的残忍利益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