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靖川和他在南极拍摄的作品
毕业作品受网友热捧
张靖川今年26岁,武汉人,资深摄影发烧友。2012年,他拍摄的一段时长4分36秒的视频《腾飞大武汉》在网上走红,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部官方出品的城市宣传“大片”,实际上,这是他本科毕业设计作品。
这部作品让张靖川在圈内小有名气,随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开始创业。在他心底,创业的目的就是要走更远的路,拍最美的景。南极,就是他最想用镜头记录的地方。
去年11月18日,张靖川揣着创业挣得的9万元钱,带着一部尼康D800相机,两部索尼摄像机和换洗衣物,独自踏上南极之旅。他先从武汉飞北京,再从北京飞多哈,再转机阿根廷首都,又转机乌斯怀亚,从乌斯怀亚坐船前往南极。“我去南极的时候正值它的夏天,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比现在武汉的温度低不了多少。”张靖川表示,目前南极正是极昼期,几乎没有黑夜,“除了分不清白天黑夜,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苦乐并存的南极之旅
张靖川在南极期间,吃住都在一艘荷兰探险游轮上。这艘游轮载有100名游客,沿着南极的海岸线航行,每日停靠一处,乘客们再转乘冲锋舟登陆,仅能在沿岸一公里范围内活动。
“根据《南极公约》,南极内陆每个登陆点人数不能超过100人。”张靖川介绍,出于保护南极的考虑,不能把食物带到登陆点,甚至不允许在登陆点大小解,“每次登陆前不敢吃太多。”张靖川非常珍惜在南极拍摄的机会,每天拍足6小时,“有美景看,饥饿感就会降低。”
虽然没有遇到危险,但这段日子还是苦乐并存。“船在德雷克海峡航行两天,因为是西风带,浪特别大,吃晕船药也没用……”经过折磨人的西风带,终于迎来风平浪静的海面,还有一片白茫茫的纯净世界。“出了甲板一看,我觉得值得了。成群的企鹅、昏睡的海豹、喧闹的海鸟……看到这些动物,心情一下子好起来。”
在张靖川拍摄的照片中,南极美得没有一丝杂质,一片白与蓝,“水面像玻璃一样,就像玻利维亚的天空之镜、中国的茶卡盐湖。”同行的人与张靖川打趣道:“南极的pm2.5值大概为0。”
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要适应极端天气。去年平安夜,他们一行10人第一次在登陆点扎营露宿,赶巧碰上了暴风雪。“风速大概在7级左右吧,虽然不至于把帐篷掀翻,但呼呼的风声让帐篷里的人一夜未眠。”由于南极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十分强烈,张靖川拍摄中又不方便戴墨镜,双眼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眼珠布满血丝。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