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面小康属于每一个海南人
——“聚焦省两会,开局十三五”评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深情寄语,成为被中外媒体报道中国扶贫时引述最多的一句话,标示了全面小康的要义和难点:消灭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小康是全国人民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因此必须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二五”期间,海南年均脱贫7.2万人,比2000年以来年均脱贫4.9万人的水平已经大大提速。但由于海南在历史上发展起步晚,迄今仍有47.4万贫困人口和5个国定贫困县,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干旱地区、北部火山岩地区,还是星散分布、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农民增收渠道不宽,贫困发生率达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和群众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按照“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目标,今年一下子就要实现18万人脱贫,可以说难度极大,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但是,“让全面小康属于每一个海南人”,这是省委省政府掷地有声的承诺,也是向中央立下的军令状,要举全省之力打好一场精准脱贫攻坚总体战,把全面脱贫当作海南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标志,务必决战决胜。
那么,脱贫攻坚这难度大、输不起、没退路的“关键一役”,具体怎么打?全靠一个核心关键词,即不浪费一分钱、不遗漏一个人的“精准”。
一是精准识贫,摸清底数,深入农村每家每户地细看、细听、细访,逐户登记台账,符合标准的一个不漏,不符合的一个不进。
二是精准对症,因人因户施策,对事业发展特色产业的,要立足当地资源,先行快上解决路、水、电、网络等“四网”通畅问题,尤其是结合海南产业导向,做大做强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抓好贫困人口职业培训和转移就业,增加脱贫造血功能;对位于生态核心区和“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行搬迁扶贫、异地脱贫;对丧失劳动力的,由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因病致贫的要加强医疗保险和救助。
三是精准配套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集中投向,重点攻坚;选好农村带头人,帮钱帮物不如选个好支部;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贫困县要将之当作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落实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军令状,每个贫困村都要派工作队,加强督查问责。
四是精准动员,广泛反动社会各界在人力、财力、智力上点滴汇聚,集腋成裘;充分用好“十二五”期间涌现出来、行之有效的老区扶贫的海口“塔昌经验”、旅游扶贫的琼中“奔格内经验”、产业扶贫的“儋州”铁匠村经验、智力扶贫的“雨露计划”落地和天津科技大学少数民族特招班10年实践等经验;要充分教育引导群众坚决扭转“等靠要”“懒散闲”思想,只有自强自立改变命运才能长久,甚至泽被后世。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这些年,每当看到有贫困群众、贫困孩子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救助时,我们总是倍受感动。然而千万次的零星感动也比不上一次制度性救济。
脱贫攻坚,这就是一件制度性终结贫困命运的大事,也将奏响海南历史上最激动人心、奋进昂扬、彪炳史册的华彩乐章,让全面小康属于每一个海南人的日子如期到来。
相关链接:
江苏“两会”启幕 省委书记罗志军话“十三五”新蓝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