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区义工们合影。
志愿者冒雨搬物资。
海口网1月25日消息(记者陈五男 摄影报道)寒潮来势汹汹,24日,海口气温仅有7摄氏度。早上7点,天空飘着小雨,寒风彻骨,当很多人还躲在温暖的家中时,有这么一群人却走出暖融融的房间,准时集聚在海口市人大会堂,参加“双创”社区行系列之“阳光温暖情·爱心公益行”大型节前慰问困难群众公益活动。“这是一个暖心的公益行,天气这么冷,或许还需要一些人手,或许还需要装载物资的车辆,所以我们来了。”出发前,不少临时自发赶过来的志愿者让这个活动再度升温。这一暖心之举,让不少市民直呼:“海口是座有温度的城市。”
杨智翔说自己回去后要写一篇关于最难忘的事儿的作文。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海口市委、海口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指导,海口日报社、阳光义工社、海口市社会组织促进会共同举办,招募社会志愿者为海口四个行政区的400户贫困孤寡家庭、贫困儿童、残障人士送去棉被、食用油、大米、书籍等爱心物资,把温暖和爱心送到这些困难群众手中。
小小志愿者:我要写篇作文,题目就叫最难忘的事儿
24日是杨智翔放寒假的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和爸爸杨仁超冒雨赶到海口市人大会堂,参加此次的公益行。今年才8岁的他,算是这个队伍里的小志愿者。“回去后,我想写一篇作文,名字就叫最难忘的事儿。”杨智翔说。
吴晨浩冒雨和爸爸搬物资。
“有些老爷爷、老奶奶可能身体不舒服,也不会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在那强撑着,参加这个活动可以亲自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带去的温暖。”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今年11岁的吴晨浩披着件雨衣,跟着爸爸忙前忙后的把饼干、棉被等物资搬到车上。吴晨浩的爸爸吴坚强告诉记者,以前经常带着孩子到敬老院、假日海滩捡垃圾,参加不同的公益活动,“不管天气多冷,都要带他来体验一下,让他真正明白生活是什么样的,认识到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8岁半的张渲宁与妈妈张丽一块参加公益行。
在活动现场,一对母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张丽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生活得都比较富裕、幸福,没吃过什么苦,应该让他们去体验一下,看一看不同人的生活反差有多大,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艰辛,回到学校后,能多和同学交流,让更多孩子参与到这样的公益行动中来。“现在很开心,也很激动,激动是第一次亲自参与到这样的活动,开心是可以去看看那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可以帮助他们。”今年8岁半的张渲宁穿着厚厚的羽绒大衣,站在一旁冷得直跺脚,但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
受助者:有了这床被子,过冬就不冷了
“真的太感谢了,谢谢你们大老远冒着雨给我们送东西,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秀英区儒张村低保户黄境保看着志愿者扛着大米,提着油和棉被走进自己的屋子,不停地说着感谢,偷偷转过身抹起了眼泪。据了解,黄境保和老伴今年都70岁了,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儿子天生智障,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就靠着政府每月400多元的低保生活。“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生活能有所改善,家里的几只鸡能卖个好价钱,给儿子存点钱。”提起自己的新年愿望,黄境保说,只希望一家人能平安健康。
志愿者冒雨搬物资。
“有了这床被子,今年过冬就不冷了,感谢大家一直这么关心我这个老头。”永德儒东村王养群是村里的五保户,一直靠着政府的救助补贴生活。由于腿脚有残疾行动不便,再加上去年患了脑栓长期住院,身体越来越不好。看到志愿者们提着“礼物”走进小屋,王养群赶忙从床上坐起来迎接大家。记者看到,这么冷的天,他的身上就披着一件蓝色衬衣,脚上套着一双胶鞋,连袜子都没穿。“去年攒钱买了一辆残疾人三轮车,最近老坏,出去买菜、活动都不方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换上一辆新的三轮车。”王养群说。
志愿者为低保户陈家熙送去过冬礼物。
海口团市委书记周健表示,海口正努力打造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对于海口“双创”工作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作为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志愿组织,他们还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广大的市民自觉地参与其中,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从“要我献爱心”到“我要献爱心”,提升整个城市的温情度和温暖度。
相关链接:
寒风中坚守保障通道秩序 海口温度温暖旅客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