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2月19日电 (徐雪)甘肃省长刘伟平19日表示,“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文化产业年平均增速要达到25%以上,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大平台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分别作为牵引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六大支撑”和“十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当日,甘肃省文化产业大会在兰州召开。刘伟平介绍,“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全省140多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合同5893亿元,到位资金1216亿元。
“甘肃省文化产业自己同自己比,有了较快发展,但横向比,还存在着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文化企业规模小、文化产品竞争力弱等差距。”刘伟平说。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表示,据初步统计,去年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1%,比3%的预期目标低0.69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增长空间、提升空间还很大。我们要充分发挥全省文化资源丰度位居全国第5的独特优势,下大功夫挖潜增效、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王三运说,我们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坚持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加快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抓好这一最大任务,既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解决‘富口袋’的问题,也要大力促进文化繁荣、解决‘富脑袋’的问题,而发展文化产业是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现实手段和有效途径。”王三运说,对照国家全面小康5大类39项监测指标,甘肃省不仅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指标实现程度低,而且文化建设方面的指标实现程度也很不理想,属于最弱的“短板”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王三运表示,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级战略平台,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改革和发展、保护和开发等关系问题,努力走出一条遵循发展规律、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王三运说,在工作实践中,要始终做到“五个着眼”,加快“五个发展”。即:着眼激发源动力,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着眼提高均衡性,加快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着眼推进可持续,加快文化产业绿色发展;着眼提升美誉度,加快文化产业开放发展;着眼增强获得感,加快文化产业共享发展。
王三运表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文化强省,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出实招、求实效,抓重点、破难点,强保障、聚合力,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完)
相关链接:
甘肃一驾校女教练撞人逃逸 修车后“淡定”上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