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大人看来,孩子们往往难以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尺度,有了这个解释,冷暴力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但那些被欺凌者,真的这么想吗?
资料图片
校园冷暴力这种看似无形的伤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一生。
人们往往震惊于校园内的暴力行为,却总是忽视了冷暴力。
也许,在校园时,你我都曾经被起过自己不想要的外号;也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尴尬小事,被人嘲笑;也许曾经因为某些原因被孤立……这些不想回忆的经历,它就存在于你的记忆深处,一旦从时间的箱子里将它翻出,它的尖叫和狞笑,依然会让你不寒而栗。
心理学上说,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那么,一个每天努力健身,在朋友圈里晒肌肉与阳刚的人,可能小时候曾经因瘦小,被同学欺负;一个性格内向软弱不善言辞的人,可能是在某次公开讲话中,因为效果不佳被人嘲笑;一个以“孤傲”的形象示人的人,可能因为小时候的优秀和特立独行,而被同学孤立过。
其实,校园冷暴力的现实与危害,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他们说
校园冷暴力长着一张怎样的脸?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冷暴力,首先是暴力的一种,表现为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现代快报记者找到了一些曾经跟冷暴力有关系的人,让他们来描述自己眼中的冷暴力。
他们,是曾经遭遇过冷暴力的人
“小学二年级有一次我肚子疼,没和老师说,然后不小心拉到裤子上了,从此以后班上没有人和我玩。很多男生都不喊我的名字,而是直接大喊‘粪蛋’或者‘智障’。班上只要有人放屁了,所有人都会一起说是我放的,还有人会喊,‘老师,他又要拉裤子了’。从此以后,我每次想上厕所的时候就会很紧张,肚子一抽一抽的。现在上了初中,没有小学同学和我一个班,但我还是觉得有人会告诉他们,觉得他们在笑我。”—南京某校初二学生小隆
“我是上初中的时候开始住校的,其实我性格还行,也没有惹过谁,只是不愿意和某些人说话。后来某天我突然发现,我床底下放了挺久的一双雨鞋,被人撒了尿。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隔壁宿舍的几个人一边哄一边把我逼到厕所里,不是打,就是刷脑门和头发那种,说我‘自以为是个东西’。我自己宿舍的人就当不知道。前几次我忍了,后来有一天把我惹急了,我就什么也不顾,乱打一顿,把其中一个带头的脸打破了,从此他们就不来了,背后叫我‘神经病’。马上高三了,高考(精品课)完我就可以不用再看见这群真的神经病了。”
—南京某校高二学生小孙
“我从小比较喜欢干净,有时会和女生玩得多一点。所以从小学起,班上所有人都叫我‘娘娘腔’,男生从来不理我,到后来只有坐我前后两个座位的女生和我说说话。现在上大学,没人说我‘娘’了,朋友也多了些。但我知道,我骨子里很自卑,在别人的评价里寻求存在感。”—南京某校大四学生小罗
他们,是曾经施加过冷暴力的人
“我们小学有个女生有心脏病,每次发病她就会躺地上口吐白沫。我们都觉得很恶心,所以大家,包括我自己都远离她,她也一直没有朋友。”—南京白领小琳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整过一个男生,他智力没问题,但给人感觉傻傻憨憨的,我们每次看到他上厕所,就会喊上几乎整个年级的男生,一起冲到厕所里哄他,有的时候搞得他满手都是尿,这样持续了3年。我当时不是弄他的人,但是围观起哄的人之一,没有想过阻止。其实主要是因为看他好像也不生气,感觉他喜欢被人整。其实我们就是觉得好玩,没有恶意,现在想想可能是挺过分的。”
—南京某校大三学生小董
“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老是给人感觉鼻涕口水擦不干净。其实他人不坏,就是觉得他脏,所以全班女生都不愿意和他坐同桌。有一次安排坐我旁边,我还很不高兴地写了一篇日记给班主任,让她把他调走。后来老师只能让他一个人坐。当年我们这么做,是不是很让他受伤?”—南京白领小丛
母亲说
在上学的第一天,我就尽力让女儿远离“冷暴力”
在送女儿珂珂上学前,王敏(化名)已经想到了她可能遭遇的所有:嘲笑、模仿、谩骂甚至更糟。女儿出生后,就被医生鉴定为患有脑瘫,她的左腿和左手不太方便,没法走快,还有些摇摆。但通过康复治疗,珂珂的病情越来越好转,看上去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因此王敏决定,让孩子就读普通学校,和正常孩子呆在一起。
“提心吊胆”地将孩子送进校园
“说实话,我是提心吊胆地让她上了幼儿园。从入园第一天开始,我便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和她聊天,事无巨细地聊。”珂珂开始说话比较晚,从幼儿园才开始说。“一开始,我每天一句一句地问,问了一个学期下来,后来她也习惯了,每天回到家,就‘吧啦吧啦’地说个不停。”
王敏始终在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童言童语中寻找一些重要的信息:女儿和同学接触得怎么样?老师对她怎么样?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尚小,这三年的时间,珂珂开心地度过了。到了小学一年级,王敏担心的问题,第一次出现。“有个顽皮的男孩,喜欢‘撩’其他男生和女生,有一次不知道怎么欺负到我女儿头上了。”男孩的举动很简单—扔东西。珂珂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王敏。
“我的女儿不会主动招惹别人,但免不了别人会来找她。”王敏心中一紧,但她并没有马上和老师反映,“这是小朋友自己的事,他们可能也不是有心、恶意的。”但一段时间下来,男生并没有收敛,不过还没等到王敏和老师交流,班上的另一个孩子看到了,报告给了老师,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第二次令王敏有些担心的事件,发生在珂珂小学高年级。“开学后,她换了一个新同桌,从那以后我发现,她的圆珠笔要隔三岔五地买。”每次开学前,王敏都会给女儿买上足够的学习用品,一般学期末才会补充,这段时间不寻常地丢文具,让王敏有些在意。
这时女儿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直到王敏问了几遍,她才告诉妈妈,笔经常会被同桌拿走,即使她收进笔袋,也会被对方翻出来用。此外,因为女儿手不方便,有的课上需要和同桌一起拿书,可同桌却几次都不带她一起看。几件事联系起来,王敏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笔并不值钱,这个女孩不是贪小便宜,却有点像是欺负人了。”和上次一样,王敏也没有立即介入。“你如果和她的关系很好,可以和她一起用笔;如果你觉得不愿意,可以拒绝,下课后把东西收进抽屉,同时送一支笔给她用。如果她还是直接拿,你就告诉她,‘我妈妈会来找你。”王敏告诉了女儿这样的解决办法。但一个半月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我当然不会去找一个孩子,只是说说而已,但我去和老师沟通了一下。”老师很快将两人的座位换开,解除了珂珂的烦恼。
女儿是幸运的,但不是每个特殊孩子都这样
“这些孩子未必是故意的,但如果持续下去,或更加严重下去,肯定会对珂珂产生不好的影响。”王敏说,这是珂珂仅碰到过的两次“情况”,因为介入得及时,并没有产生不良后果,也没有给珂珂带来不好的影响。
但在她所认识的特殊儿童中,许多人并没有这么幸运。“认识一些在正常学校上学的特殊孩子,因为学业跟不上,或和其他同学相处时产生问题,而被要求转到特殊学校。”
王敏说,她至今很感谢珂珂从小到大班上的老师和同学,在他们的照顾下,珂珂才能在求学路上走得很顺利。
同时,她也希望告诉给其他特殊儿童,或者在其他人看来的“另类儿童”的家长一些自己的经验:
首先,对于孩子,家长需要随时沟通、观察他们的心理,随时掌握情况,对不好的苗头及时引导;
其次,可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如果别人盯着自己欺负,应该告诉老师,如果始终沉默,会一直被欺负;
第三,当孩子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在没有确定是否是欺凌的情况下,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干涉,但要随时关注,如果确定孩子不能自己解决,应及时请老师出面解决;
最后,可以和老师沟通合作,为孩子创造朋友圈,让他们有同龄人可以倾诉并得到他们的保护。
老师说
不该用成人的价值观过度解读冷暴力
冷暴力事件中,老师往往是后知后觉的,实际上,在现代快报的采访中,有老师很反感冷暴力的说法,他们认为,也许冷暴力确实存在,“但不应该用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过度解读冷暴力。”
孩子们的世界观比较单纯直接
赵老师是南京市鼓楼区一所中学的心理教师,也曾长期做过班主任,他认为,所谓的校园冷暴力在中学阶段,主要有两种体现,或者也可以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每个班上都普遍存在的,一群人喜欢‘玩弄’同一个同学,一起捏他脸,刷他头,或者玩一些过分的游戏。”赵老师解释,这些被“玩弄”的学生,往往是内心不够强大,特别希望自己有存在感,想证明自己,但却又无力在学业、成绩、身高、运动甚至颜值中证明自己,于是就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取悦别人,一开始大家一哄而上,也许是善意的,但时间长了,有时难免演变成欺负、欺凌,当事人也就逐渐沦落为“小丑”的角色,本想通过降低身份来取悦别人,最后却会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对社会产生不友好的心态。
另一种高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被群体孤立,之所以会被群体孤立,主要有几个原因:“一些就是总是不参与班级活动,性格比较怪异孤僻,攻击大家都喜欢的老师、明星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太‘突出’,反而会让大家感到厌恶。”赵老师说,学生的世界观大多比较单纯、直接,他们通过疏远,不和你玩,这种来自他们自己的方式,告诫这种学生—你的世界观不符合大众。对于以上两种校园里比较普遍的“冷暴力”,赵老师认为,老师只要做相应的引导、沟通、谈心,都能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比如群体孤立,我会告诉大家,不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待一个同学,他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需要帮助他,告诉他危害性,而不是用这种简单暴力的形式。” 至于单亲,身体有残疾,以及成绩差的孩子,赵老师认为,至少中学阶段,这样的孩子不会受到歧视和“冷暴力”,“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之后,孩子的思维趋于成人化,会有自己独立思考的部分,也更能接受、接纳别人不同于自己。比如身体有一定残疾的同学,大家绝对不会因为他身体有残疾就取笑他,但如果出于过度自卑,这个同学在言和行上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可能反而会让大家厌恶,但大家对他的孤立绝不是出于他残疾,而是对他的言和行。”
小孩的世界大人未必懂
南京秦淮区一所小学的班主任认为,孩子,尤其是小学的孩子,很多时候对一些语言的认知和成人完全不一样。“比如说课间,孩子在一起玩,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是猪’,大家就一起哄笑,都对这个孩子喊‘你是猪’。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孩子之间只是闹着玩,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暴力’,甚至连觉得不妥都没有。”这位老师说,反倒是成人,觉得这就是围攻,这种孩子和大人认知的不同正是因为大家对“你是猪”这个概念的认知不一样,大人如果愿意“蹲下来”,理解孩子脑中“猪”的意思,也许就不会这么武断地认为这是“校园冷暴力”,“这个例子其实可以代表很多小学里时常发生的事情,孩子的这些现象被大人成人化,过于敏感,过于放大,反倒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位老师表示,遇到类似的事件,只要老师做一些适当的引导,告诉孩子,“猪”不仅仅是你们脑海中的样子,这个词还有其他的意思,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那么下次,孩子们就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
专家说
包括冷暴力在内的校园欺凌不容忽视
“其实校园的欺凌行为并不鲜见,而且比很多人想象的要严重,而目前见诸媒体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专家认为,未来学校所要面对的三大问题,就是毒品、校园帮派欺凌以及少女早孕。
不想被孤立,他偷家里钱买礼物取悦同学
“我们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说,大多数时候,这些被“伤害”的孩子没有明显的身体受伤,但却被大家“遗弃”,心理上受到严重创伤。
张纯说,前不久,他接到一个电话,南京的一个高中生父母发现,孩子经常偷偷摸摸拿家里钱,这让家长非常惊慌,经过了解才知道,孩子是拿这些钱去买小礼物送给班上同学,目的是他希望能够更多地和大家融在一起。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个孩子被孤立,张纯说,孩子右手有一些功能障碍,总是会不自觉发抖,另外嘴角长了一个白斑,“这些让这个孩子本身就过分地敏感,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对女孩子也会有一些爱慕,这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调侃,就会让他产生戒备、自卑。”之后,他就越来越孤僻,同学自然也会渐渐疏远他。
张纯说,校园冷暴力从某种程度来说比“热暴力”更伤害当事人,会影响孩子的人格,甚至走上极端。“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当首先积极调动班级同学,让大家接纳当事人,另外,父母也要调整孩子的心态,作为孩子自己,也应当理解、宽恕别人。”
校园冷暴力,比很多人想象的要严重
南师大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指出,校园冷暴力,也是校园欺凌行为的一种,不同于动手打人这样的有形伤害,类似被别人用自己不可改变的特征(比如身体缺陷、智力缺陷)等侮辱,被无缘由地谩骂、恐吓、要钱,或被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等等看似“无形”的伤害,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一生。
“其实校园的欺凌行为并不鲜见,而且比很多人想象的要严重,而目前见诸媒体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殷飞认为,未来学校所要面对的三大问题,就是毒品、校园帮派欺凌以及少女早孕。
而很多欺凌行为,都是家长或老师所不了解的,“它们可能发生在厕所、放学途中、操场一角等私下环境,教师也未必看得见。”
这些被隐藏、被掩盖起来的事件,学生之间往往清楚,而家长、教师则是最后知道的。而就算知道,很多家长和老师也对于欺凌的行为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只是孩子间出于“好玩”“开玩笑”的做法,比如协调性差、胖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侮辱。
此外,某些欺凌行为,甚至来自老师。比如班干部受到教师指派,在检查、帮扶其他学生的过程中进行言语侮辱。甚至有老师动用群体力量,围攻、辱骂、隔离某个学生。
殷飞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年,校园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增加和泛滥的趋势。这和孩子的家庭环境、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家长和老师对其情感疏导不够都有关系。
面对欺凌,千万不要“委曲求全”
殷飞提醒家长,无论自己家的是特殊孩子、个性孩子还是普通孩子,家长都应随时和他们保持密切沟通,取得孩子的信任,让他们明白,父母才是最能保护他们的人,这样一旦受到欺凌,他们可以尽快告知家长。
其次,如果家长发现欺凌行为,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这不是儿童之间学习交往的过程,而是某些人有意识为了满足自己内心不良情绪,或确立地位而做的攻击性的行为。”殷飞说,虽然一些孩子更有独立性,希望自己解决事情,但如果情节严重,孩子自己不能处理时,家长就需要及时站出来,联合学校甚至公安机关解决。因为一旦纵容,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而对于学校来说,作为公办教育,学校的教育救济应该起作用,更加关注和干预欺凌行为,而不是作为“家丑”隐瞒起来。特别对弱势的孩子,教师要更有敏感性,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被欺凌的孩子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欺负,或者选择委曲求全,对此,学校应开设类似课程或讲座,教孩子如何认识欺凌行为,避免更大伤害。学生的世界观大多比较单纯、直接,他们通过疏远,不和你玩,这种来自他们自己的方式,告诫这种学生—你的世界观不符合大众。
相关链接:
“迟到大王”是一种教育冷暴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