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1994年从北京来到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攻读电脑专业硕士学位,那时全校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不到20人,来自台湾的留学生倒是不少。20年过去了,毕业后留在本地区工作的韩先生眼看着中国留学生队伍迅速壮大,乔治·梅森大学中国大陆留学生的数量至少是他上学时的30倍,中国学生遍及美国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到2015学年,中国大陆在美国大学留学的学生数量达30.4万人,约占在美所有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3,在所有输美留学生国家和地区中遥遥领先。而1995到1996学年,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的学生不到4万人。如今,排名第二到第十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印度、韩国、沙特、加拿大、巴西、中国台湾、日本、越南、墨西哥。其中印度学生13.3万,不及中国大陆学生一半。中国台湾学生不到2.1万,连续7年减少,只是其巅峰期(1993到1994学年)的一半多。
数据显示,2014到2015学年,中国大陆留学生数量比上年增加10.8%,是过去8年增幅最小的一年。中国来美大学生数量过去8年有5年增幅在两成以上。谈到中国学生持续猛增的原因,美国国务院负责教育与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伊万·赖恩对《外交政策》网站说:“中国中产阶级对孩子的教育更感兴趣。从全球来看,人们认为在美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中国人想在21世纪具有竞争力。”
近年中国大陆留学生出现的新现象是,在美留学的本科生数量迅速增加,并超过了研究生。本学年中国大陆留学生中,本科生占41%,研究生占39.6%,其它是短期交流和实习的留学生。教育界人士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来美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近年在持续猛增中。2013年美国共签发中国中学生来美留学签证近3.2万个,是8年前的50倍。加上中国的国际高中兴起,许多中国学生为避开高考,在国内直接通过考SAT等来美留学。2012年到2013年,中国内地学生赴港参加SAT考试人数接近4万。
随着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一些与留学生有关的负面新闻不断传出。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出现一些害群之马也不足为奇。韩先生对新老留学生的比较有切身体会。他说:“20年前的留学生大多吃得了苦。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能留下来,多数人换了专业。那时留学生的花费一般都靠自己,边打工边读书,把牢底坐穿也要死磕出头,没听说有人半途而废的。”韩先生说,老留学生群体比较像橄榄球,顶尖和落后的比例都不大,多数是在中间部位。而现在的新留学生群体呈现哑铃状,“学霸”比老留学生更多,但半途而废、混日子、糟蹋钱的“学渣”也多了,中间的比重不如老留学生大。韩先生认为,新留学生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要强于老留学生。当年老留学生很少参加校园活动或社会活动,除了课业之外也很少与美国同学打交道,新留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参与校园活动的活跃程度要强多了。
中国留学生如何融入美国校园主流生活,而不是中国学生扎堆,也越来越引发关注。许多美国学校为了帮助中国留学生融入校园生活而推出许多措施。比如伊利诺伊大学开始以中文播出橄榄球赛;普渡大学在学校精神健康中心配备了会讲中文的学生辅导员等。
美中学生的理解与融合是两国政府推动双向留学的重要原因。赖恩说:“这些中国学生来到美国校园,有助于在中美之间建立桥梁。当我们有合格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校园,以及合格的美国学生去中国校园时,我们就能够在两个国家之间建立更强劲的联系。”
经济收益当然也是美国鼓励外国学生来美留学的重要原因。现在得到奖学金的外国学生比重越来越小,相反有些学校还专门给外国学生定了更高的学费标准。国际学生去年一共为美国经济创造了30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中国留学生是主力军。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去年中国大陆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98亿美元。中国学生成为许多美国大学甚至地方经济的“摇钱树”。比如在美国中部的艾奥瓦城,中国留学生就为当地经济贡献了约1亿美元。
在中国学生源源不断流向美国的同时,美国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到海外留学。2013到2014学年,美国学生到海外留学的数量创纪录,达到30.4万人,亚洲依然是美国学生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其中,到中国大陆留学的美国大学生数量连续第二年减少,2013到2014学年为13763人。
总的来看,美中留学生双向流动,中方存在严重“逆差”。或许这正是前几年奥巴马政府力推“十万强计划”,现在又推“百万强计划”的重要原因。奥巴马今年宣布准备启动“百万强”计划,目的是争取到2020年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
相关链接:
众筹治白血病留学生家属回应质疑: 有异议将退款
3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凌虐同学 分别获刑6-13年
中国留学生卡里多20万澳元还给银行被当地政要接见
留学生遭遣送,反映“生活教育”之缺
中国女留学生主演伊朗电视剧 成家喻户晓明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