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金融改革
“十二五”时期,金融业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迈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基本常态化,保险机构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内控能力大幅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并在2015年迈出关键性一步。近20年来,从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渐进式推进,2013年放开贷款利率,2015年10月24日起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由此,利率管制基本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
◆ 强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银行“功不可没”。“十二五”期间,银行业扩大网点覆盖面,强化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让银行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城乡居民。
◆ 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
跨海而建的港珠澳大桥,通过银团贷款模式,中行广东省分行牵头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了294亿元的总授信额度。以“一带一路”沿线重大项目作为突破口,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支持力度,并为“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
9. 社会保障
“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多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质量不断提升。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成就辉煌的5年:连续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8.6亿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超额完成年均增长10%的规划目标……
◆ 完善政策体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初,《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国家级就业5年专项规划,为5年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5年来,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7.61亿人增加到2014年的7.73亿人,增加114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3.47亿人增加到3.93亿人,年均增加1156万人。
◆ 编织社保安全网,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保制度的触角从城镇延伸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拓展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扩大到非就业、就业不稳定群体。截至2015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58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66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8.6亿人,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保障计划已然成形。
◆ 提升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作为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加快步伐,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基本建立,“救急难”综合试点稳步推进。《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现了社会救助法制建设和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突破。
“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共安排城乡低保补助资金4884.64亿元,安排医疗救助资金676亿元,安排临时救助资金74亿元。全国城市居民低保月人均标准达到450.1元,比2010年末增长79.2%;全国农村居民低保年人均标准达到3182.3元,比2010年末增长126.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都超额完成了年均增长10%的规划目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