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显“中国实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位居全球前列;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在这5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网络零售交易额规模达到27898亿元,同比增长2.6倍,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从学习模仿到比肩超越,一系列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328家,市值规模达7.8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6%。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
◆ 加速转型升级
在自身迅猛发展的同时,互联网产业也在将动能赋予转型升级中的传统行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 新服务让百姓“点赞”
互联网的发展也给百姓衣食住行带来极大便利。互联网金融方面,网上银行用户数达3.07亿人,同比增长120%;网上支付用户数达3.59亿人,同比增长162%。
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发展简化了公共服务流程,促进了资源均等化,也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2. 扶贫
“十二五”期间,我国扶贫工作有着诸多创新,转向“精准滴灌”就是其中一个。当前,扶贫进入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中央已从动员、问责、投入、退出、激励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广大扶贫干部要转变作风,扎扎实实走村入户,还要继续开拓创新。
◆ 从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
回顾过去5年间的扶贫成果不难发现,我国每年贫困人口减少数量呈“U”形走势。2011年至2014年,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减贫1442万人,比2014年多减210万人,一举扭转跌势,减贫速度显著加快。
2015年减贫任务超额完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中期目标顺利实现,为“十三五”减贫攻坚拔寨打下良好基础。
◆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扶贫工作的重大转折。2013年11月,《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
所谓精准扶贫,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准识别,针对谁是贫困人口,制定识别办法。二是精准帮扶,针对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三是精准管理,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录入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 “贫困帽”从争戴到争摘
2015年,贵州道真、关岭、纳雍、沿河、台江、雷山、天柱、荔波、罗甸、晴隆等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县帽子。从争戴“贫困帽”到争摘“贫困帽”,是“十二五”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又一可喜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6000万左右,减少了1亿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273元,增长到2015年底的6600元以上,翻了一番,增长幅度连续5年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13. 全球经济治理
“十二五”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表现突出,不仅扩大了“朋友圈”范围,而且在全球经济制度建设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独特的贡献。
◆ 特色鲜明的全球治理观
“十二五”以来,中国积极进取,大力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十二五”时期,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双边多边国际场合,介绍中国经济形势、前进道路和发展机遇,增进了各方对中国的了解,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战略深入对接。中国有关全球治理的系列主张蕴含中华文化智慧,与中国的外交理念一脉相承,构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