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按照惯例,每年中国两会期间,国家最高领导人都会在全国人大开幕当日,参加其所在地方代表团的审议。于外界而言,这往往是观察中国高层治国理政思路的重要窗口。
在过去三年的两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都是在3月5日下午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同代表们共商国是。
梳理习近平在人大开幕首日参加地方团审议时的讲话,可注意到三大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创新。习近平在2013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当日不足千字的官方通稿中,5次出现“创新”一词。2013年,中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习近平就此强调,“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次年同期,习近平提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并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去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再谈“创新”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还具体指出“要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
第二个关键词:基层。繁荣富裕是上海的标签,但除了“高大上”之外,这座城市还具有与中国其它地区一样的共性。在2013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将关注点落在了基层,“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更多关注困难群众……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同期,习近平在谈及社会治理问题时又提出,“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去年两会时,习近平具体解析了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第三个关键词:治吏。2013年的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至少两次提到各级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的问题。
次年,习近平在讲话时表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
去年同期的上海代表团讨论中,习近平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他肯定了上海市委针对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意见,并要求上海稳妥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以上三个关键词的最终落点都是“人”。对创新而言,“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对基层而言,“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对治吏而言,“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从全局意义看,“下团”关键词,体现了中国执政层对重大议题排位序列的思考,具有“由点及面”的辐射意义。今年两会上,关键词的变与不变,将是重要看点。
相关链接: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精彩论述
这三年的3月4日 习近平“政协时间”发出哪些信号
习近平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
【全国两会地方谈】习近平: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