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做专题讲座。胡鞍钢在融合近半年来国情研究院团队核心成果的基础上,对过去五年政府工作进行了客观评估评价;在吸收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最新数据、理念和导向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主题主线、目标定位、重大举措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权威解读。
胡鞍钢领衔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团队作为国内著名智库,一直把研究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作为重要的专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跟踪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期间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对“十二五”规划实施做中期评估,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并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光明网理论专家委员会委员胡鞍钢
以人为本的"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胡鞍钢解读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三五”的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将它视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
●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
●国家发展规划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规划,而且还要给世界各国一个惊喜,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增长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定位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按照“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从七个方面来充实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次将“点目标”改为“区间目标”,这一做法是科学理性的,本身也是一个宏观调控手段的创新。这是保底线的机制,也是力争上游的机制。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也具体体现了五大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目标制定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促进全体人民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从“绝对贫困时代”到“小康社会时代”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至2020年经历42年,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根本质变(指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一个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社会建设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小康社会,将一个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世界第二十九位贸易体建设成为世界第一位贸易体。
从国际发展水平比较,中国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极低收入阶段(1978-1990),提前实现GDP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解决11亿人民温饱问题。这一阶段是从“绝对贫困时代”进入“温饱水平时代”,按汇率法美元现价计算,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不足200美元上升至330美元,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绝对贫困型)下降至58.8%(温饱型)。(见表1)
第二阶段是低收入阶段(1991-2000),提前实现GDP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进入“小康水平时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930美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分别下降至39.4%(富裕型)和49.1%(小康型)。根据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按每人每日支出低于1.25美元计算,1990年到2002年,中国贫困人口从6.94亿人减少至3.6亿人,贫困发生率从60.7%下降至28.1%。
第三个阶段是下中等收入阶段(2001-2010),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提前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4300美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分别下降至35.7%的富裕型和41.1%的小康型(见表1),按国际贫困线标准,到2010年我国贫困人口已降至1.23亿人,贫困发生率降至9.2%。(见表2)
第四个阶段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2011-2020),也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从4000美元达到2015年的8000美元以上,再达到2020年的1.2万美元以上,接近或达到高收入阶段(门槛)。这里又区分为两个五年 :一是“十二五”时期,它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二是“十三五”时期,它的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将它视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 二、党中央:三次设计百年宏伟目标 中国2020年宏伟目标,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这一宏伟蓝图是什么?党中央又是怎样持续地设计这一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还提出了2020年小康社会的三个量化指标:一是富民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城镇化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三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到2020年降到30%左右。基于这一报告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2006年设计并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二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基于这一报告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2011年设计了“十二五”规划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二次设计2020年目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核心目标。当时国家发改委还是提出了4个量化指标:一是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这仍是中等收入平均水平的目标;二是第一产业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降低到30%左右;三是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四是到2020年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前列。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三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党中央持续地进行了三次总体设计百年宏伟目标,这在世界大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解释了为何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能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到2015年,中国GDP相当于2000年的3.96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6.1%,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29.5%(为2014年数据)。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当然,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指标来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标内涵会不断丰富,发展水平会不断提高,具体的指标会不断调整。
那么,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何进一步设计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正式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和批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