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袁泳、汪艳婷、包晶晶) “十二五”时期,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号角下,作为全四川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脱贫情况严峻复杂的广元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06万人,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秦巴山区特色的精准扶贫机制。成绩斐然,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也越来越近。“十三五”时期,广元将如何确保“一个都不落下”地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如何补强短板,调整工业结构为发展助力?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又如何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网记者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委书记王菲。
新华网: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广元将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小康路上不掉队,确保广元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王菲:广元是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复杂、特殊问题较多、各种矛盾交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双重跨越”,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北部山区、边远地区、移民安置区扶贫攻坚,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有效提升、贫困群众收入较快增长,探索出具有鲜明秦巴山区特色的四个“三位一体”精准扶贫机制,经验在全省推广。“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0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26.62%下降到10.08%。
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既是四川省委下达的硬任务,也是广元市委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虽然广元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我们将按照“四个坚持”“六个精准”总要求,大力实施“4456”工作方略,打好“3+12”组合拳,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全力推进:
一是深化四个“三位一体”精准扶贫机制。坚持“五个一批”路径,实施“十二项重点扶贫工程”,确保实现每年150个贫困村脱贫解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到2020年底前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村贫困县全部“摘帽”。
二是坚持“四个结合”综合施治。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坚持输血式救助式扶贫与造血式开发扶贫相结合,坚持项目扶持与智力扶持相结合,坚持限期“摘穷帽”与彻底“挖穷根”相结合。
三是突出“四大重点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安居难的问题,实现村组公路、安全饮水、生产生活用电、危旧房改造全覆盖。培育增收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培育贫困村贫困户的增收产业。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子女上得起学、特困户吃饭不愁、穿衣不愁。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是加强技能技术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项以上致富实用技能技术。
四是建立“四大工作机制”。建立一岗双责机制,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工作格局。建立资金整合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安排涉农项目,撬动金融社会资本,确保每年扶贫投入30个亿以上,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建立资产扶贫机制,积极推广资产收益、投资收益、理财收益等扶贫模式,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建立社会扶贫机制,统筹中央、省、市、县帮扶资源,继续发挥浙广合作、九广合作、结对帮扶的作用,广泛集聚社会扶贫力量。
五是强化“四项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实施班子优化、干部提能、人才支撑、派驻“第一书记”等党建扶贫工程。强化群众主体。大力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大茅坡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灾后重建精神以及“厚德行广、坚韧自强、创新开元”的广元精神,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强化激励引导。加强考核奖惩,对提前“摘帽”的县区给予重奖,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县区和市级部门,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强化法治保障。认真执行《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履行好扶贫开发的法定职责,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提升扶贫攻坚实效。
新华网:广元位于川、陕、甘金三角,为出入川北门户,旅游资源富集。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特殊作用?
王菲:在大打扶贫攻坚战当中,我们这几年还有新的探索,就是让旅游为扶贫攻坚插上腾飞的翅膀。“十二五”时期,我市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由6个增长到23个,5A级景区实现了零的突破,2015年接待游客325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7.16亿元,同比增长30.53%。过去,一些人对旅游的认识停留在“游山玩水”的层面,未将旅游与扶贫联系起来。然而,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业快速发展,像广元这种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的作用明显、意义重大。我市有近5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北部山区、边远地区和移民安置区,但是这三个区域的沟谷奇幽、山势奇峻,生态优良、气候宜人,极具观光旅游和健康养老开发价值。在这些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一产和三产融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既从经济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从精神文化上引导群众扶志增智,既能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又能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
新华网:十二五”期间,广元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总体思路,使广元工业经济总体上呈现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规模日益壮大,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针对2016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广元将采取什么举措,确保2016年工业经济取得全面胜利?
王菲:“十二五”期间,我们始终突出工业强市主体地位不动摇。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65.59亿元,年均投资额比“十一五”期间提高近100亿元。实现“工业超农业”、 “工业超三产”的历史性跨越。截至“十二五”末,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44.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展望今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困难与希望交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直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和投资促进。围绕储备包装、落地开工、加快建设和竣工投产等重点环节,推动“四个一批”项目建设梯次推进,为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提供持续的项目支撑。
二是促进企业稳产增效。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重点企业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建立脱困机制,用好用足国家、省、市支持工业发展的系列稳增长政策,指导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三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实施《广元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为抓手,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有序化解产能结构性过剩,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完善园区设施配套。大力推广PPP、混合所有制等市场化模式,按照“新九通”标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打造园区创新创业中心,搭建高水平研发、检测、孵化服务平台,积极创建“联盟+园区+技术+金融+人才”的“五位一体”综合创新服务平台,提升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新华网: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广元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王菲:一直以来,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在2005年,我市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广元、构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市在地震灾区重率先提出了“低碳重建”“低碳发展”理念。2013年,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把生态立市放在了总体发展思路之首,大力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立市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方略不断完善,日趋成熟。我市先后荣获了“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低碳生态先进城市”和“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称号,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也是全省唯一的低碳试点城市;2015年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不仅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我们在低碳发展和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也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5.43亿元,5年跨越3个百亿台阶,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未来,我们仍将按照生态立市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低碳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实现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统一。在发展理念上,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天蓝、地绿、水清。在工作推进上,既要抓加快发展经济,又要抓生态文明建设,守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红线。在责任要求上,继续推进生态建设“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督查、考核、奖惩,使各级干部抓生态建设目标明确、权责落实、动作到位。(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