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3月28日消息(见习记者邝晓霞)村民半夜被塑料加工厂臭味熏醒、房屋在农田里“遍地开花”、维持农民生计的灌溉水源被切断……3月27日晚,海口电视问政节目《亮见》聚焦群众利益,曝光了少数党员干部由于工作作风漂浮,忽视群众诉求,致使群众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盛林、海口市规划局局长刘涌涛、海口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刘东现场接受评论员、媒体代表和市民代表的犀利质询,表示将高度重视,立即整改,让群众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被漠视的污染谁之过?
《亮见》节目首先曝光了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王挺村的塑料加工厂污染问题,该村从2013年第一家塑料加工厂在村周边建厂开始,几年来增加到5家,每当加工厂生产作业时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让两千多名村民饱受着臭味的困扰。村民们曾经多次反映,2015年12月14日,龙华区环保局派人到现场查看过,之后便音讯全无。着急的村民们再次举报,2016年3月3日,龙华区环保局再次来到王挺村查看,这次给塑料加工厂下达了一张整改通知书。但直到村民向记者报料时,加工厂依然没有停工。除了王挺村的村民外,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和村北村的村民们也饱受村里砖厂污染的困扰。
在节目现场,海口市环保局局长刘东表示,村民的举报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是因为一开始市环保局与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在管辖范围的理解上存在分歧,直到今年1月27日市环保局才正式介入这起投诉事件。
“这些塑料加工厂没有工商、环评等相关执照,是典型的‘三无企业’。” 刘东表示,此前由于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执法关系没有理顺,才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今年将尝试与当地镇委镇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尝试执法一体化。
“不只是要解决案例中的‘三无’工厂问题。”现场评论员廖晖表示,应当通过该案例,捋顺环保部门上下级权力,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彻底查处目前存在的“三无工厂”。
占用农田建房,底气从何而来?
《亮见》还曝光了海口美兰区灵山镇新管村委会后洋村存在多处违章建筑扎根农田,村民多次向国土部门投诉举报,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2013年4月5日,村民小组长张书健将村民承包的3.1亩农用田强行围起,“变相”卖给外来人建房,但遭到8户村民强烈制止。4月17日,张书健指使闲杂人员到灵山中学,殴打拒绝签名的其中一户村民周海福的儿子,此事已立案,但到目前仍未有结果。之后不久,张书健又指使人对其中的4名妇女进行殴打。
为此,村民们将此事反映给了灵山镇国土所和美兰区国土局。2013年8月12日市国土局就非法卖地一事回函:非法卖地一事,情况不实。时隔两年后,2015年10月23日市国土局又回函:已经送达《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和《协助调查通知书》,要求当事人立即停止土地违法行为。然而到了2016年春节前,这栋侵占农田、盖盖停停的房子已经建好了。
“这么好的农田资源被毁坏,是国土部门没有履行好责任,在此对海口老百姓表示歉意。”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盛林表示,违建现象在灵山片区尤为突出,尽管多次巡查、督察整治,但效果不明显。他还指出,对于举报投诉,通常来说10天之内就要作出处罚决定,但案例中拖了3年,反映经办人员作风不实,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将立即对此进行调查。
美兰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韩椿畴表示,就在上周,该区就打违工作已进行了专门部署,对于违建将发现就打、冒头就打,今后还将尝试对辖区实行网格化管理。
农田用水,到底被谁“规划”掉了?
曾经生机盎然的水稻田和菜地变成一片龟裂的土地,十几户村民赖以为生的菜地已经荒芜,杂草丛生——《亮见》VCR中,一幕幕景象让现场观众不禁扼腕叹息。2015年9月,因为房地产商开发地产项目,切断了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薛村里用以灌溉农田的水渠,村民赖以生存的水田菜地因此变成了荒地。该村村民表示,他们先后将情况向城西镇政府以及龙华区政府反映,甚至还去找省、市有关部门,希望能够解决农田断水问题。让村民们感到非常失望的是,此事一拖再拖,村民没有等来期盼的灌溉用水。
对此,海口市规划局局长刘涌涛解释,案例提到的农田,在未来规划中是公园用地,现在水渠因房地产商开发地产项目被切断,属于规划局的技术失误。
“这件事说明规划不够科学,百姓的呼声就是政府官员的压力,谁不解决问题就解决谁的问题。”评论员矢弓犀利指出。
海口市龙华区区长凌云表示,已与涉事房地产商沟通协调,目前已安排两台大功率抽水机抽水,通过软管向农田菜地供水,解村民的燃眉之急。同时,该房地产商也已保证在今年5月底修好损坏的水渠,保证农田灌溉,给村民造成的损失也会进行赔偿。
针对此次《亮见》曝光的问题,3位部门负责人当场作出表态,将作出积极整改,今后严格落实好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有作为、早作为,让群众拥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相关链接:
海口网图文直播2016年《亮见》第二问:谁在漠视群众利益?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