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看得见的手’为去产能创造营造更优环境”
因地制宜、因企施策,解决“人、钱、债”难题,激发脱困发展、转型升级内生动力
除职工分流安置这道“人”的难题之外,在当前低迷的市场形势下,煤炭行业去产能仍然面临重重挑战。
“目前煤炭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题。 ”孔祥喜说,如果煤炭今年继续亏损,信用等级就要下调,融资难度会更大。而且,往往一家银行有抽贷、惜贷动作,与企业有信贷关系的其它银行也会一哄而上。因此,省内煤炭企业纷纷提出“打赢资金安全保卫战”。
据介绍,在前些年煤炭行情较好时,煤炭企业纷纷加快在省内外并购、建设煤矿步伐,动辄投入数百亿元。如今,在低迷行情下,前期的巨大投入正进入偿债高峰期,部分企业每月偿还银行债务超过10亿元,可谓雪上加霜,造成资金流异常紧张。
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意见明确提出,金融机构对经营遇到困难但经过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仍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骨干煤炭企业,要加强金融服务,保持合理融资力度。
“长期来看,煤炭市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刚性需求。在目前困境下,金融机构不应当过快抽贷、压贷,否则就会造成企业、银行的双输局面。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郑兰祥教授建议,政策性担保机构应当为煤炭企业融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担保服务。煤炭企业自身应当充分利用债券发行、票据融资、委托贷款、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渠道,力保资金链正常运转。
据了解,由于多数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统借统还”的现象,去产能退出矿井的债务将由集团公司承担,省内一家煤炭企业拟关停退出矿井的“统借统还”贷款就达37.96亿元。
“这些债务得不到妥善处理,将进一步加重煤企负担。 ”王明胜建议,应当加快实施债转股,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化解去产能矿井的债务负担,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产质量和融资能力。
“要用‘看得见的手’为去产能创造更优环境。 ”王明胜说,政策制定应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精准有效,妥善处理“人、钱、债”问题,充分激发企业通过去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相关链接:
【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北篇】一体化报关 2.3万家冀企受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