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87周岁的黄花梅老人是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铜楼村人。日前,媒体在她现居住地儋州那大镇清平村委会清平村采访她。2小时之内,她三次流泪,眼角的泪花折射出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眼泪:哀悼父母早亡
1927年8月黄花梅出生,接着弟弟黄景南于1931年出生,不久又有了一个妹妹。很快,她度过了童年时光。可惜,由于父母身体患病,家里贫穷,无钱医治,在她13周岁岁时就先后病故了。她流泪埋葬了父母。
家庭重担落在她的身上,她带着弟弟、妹妹外出逃荒。1941年,她已经14周岁了。她开始在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府机构里当服务员。弟弟、妹妹则给地主放牛谋生。
当叙述到这里时,老人第一次流泪了。
第二次眼泪:追忆弟弟牺牲
1942年,15周岁的黄花梅加入了琼崖纵队九团1营2连卫生排,成为一名抗日军人。她负责从阵地上背伤员和牺牲的战友的遗体。“有时候,看到阵地上有枪空着没有人用了,我也会直接参加战斗。”黄花梅老人在回忆时这样说。她身上,也留下了战伤。1945年3月15日,她光荣入党。
不久,14岁的弟弟也参军。在琼崖纵队九团,弟弟进步很快,到1948年初,17岁的弟弟黄景南已经是副连长了。
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就爆发了。1948年10月,在攻打国民党反动派盘踞的儋县长坡墟时,九团遭到敌人的顽强抵抗。黄景南亲自调来迫击炮,指挥战士轰掉敌人火力特别猛烈的碉堡。由于是一名指挥员,所以在阵地上移动比较多,所以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的子弹射种了他,他阵亡了。
部队通知黄花梅来料理弟弟的后事。她利用自己担任救护员的经验,含泪给自己的亲弟弟洗净战火中的硝烟,把他埋在了离阵地不远的地方。她还有心地留下了标记。解放后,她又把弟弟的骨骸移葬到了出生地、海头镇铜楼村。
这时,老人第二次流泪了,眼眶红肿,还不时用手掌去擦泪水。
第三次眼泪:回顾自己的激情岁月
1950年,当解放军渡海作战胜利,海南岛解放后,黄花梅所在的部队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31团卫生队,她担任看护排长职务。
经过组织批准,1950年底,23周岁的黄花梅与同龄的林金养结婚。1947年入党的林金养此时则是该部队的一名指挥官。她和丈夫在部队获得了纪念章、奖章,直到现在她还保存着,她甚至保存了当时的军服。
老人从柜子里拿出已经保存了60多年的军服,穿上,边系列扣子边乐,满脸笑容。这时候,她第三次流泪了。但,这是喜悦的泪、自豪的泪。
老人说,她和丈夫于1952年转业后,碾转多地,最后在现在的清平村落户。她生育有8个子女,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1989年丈夫逝世后,她就随子女生活。现在,她每月可以从民政局领到500元优抚金。市中医院每年还可以给她报销1万元的住院医疗费用,但她基本不用,她的身体还很硬朗。(余恒平、夏佟)
相关链接:
89岁琼崖纵队女兵患重病盼救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