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兰詹·萨胡Niranjan Sahoo(印度)
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拉开帷幕,全球50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这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发起了首届核安全峰会,旨在保证核材料的安全运用,防止其落入“流氓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等危险分子的手中。
当然,核安全对国际社会来讲并不是个陌生的话题。自20世纪60年代缔结《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起,国际社会采取多种措施共同应对核扩散危险。20世纪70年代,主要国家共同签署了一系列合约,加强核出口管制,以防核武器落入危险分子手中。
然而,苏联解体和“9•11”等恐怖袭击使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国际社会普遍担心核储备会流入恐怖分子手中。“9•11”事件后的情报搜集显示,多股恐怖势力正急切试图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放射性可裂变材料。随着21世纪初期基地组织等全球圣战组织逐渐抬头,“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不断蔓延,并公开声称想要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际社会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局势的危险程度。
或许恐怖组织短期内很难掌握核武器生产技术,但破坏现有核设施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制造脏弹(放射性散布装置),其威力足以破坏多座城镇。此外,含有放射性材料的医学设备很容易获取。核安全威胁显而易见,国际社会若继续天真地坐视不管,后果将难以想象。
峰会前关注的议题
尽管与会国之间不存在任何具有法律约束的责任和义务,过去几届峰会依旧在很多重点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举例来说,峰会推动多国从高浓缩铀向低浓缩铀转化,12个国家停止使用高浓缩铀并关闭了核反应堆。此外,峰会还促使多国严格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核材料的保护。最值得称道的是,峰会还推动建立了多个机构,如核安全基金和核安全培训中心。
尽管这些措施并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挑战(仍有80%的核材料用于军事用途,在核安全峰会的管理范围之外),但以上这些自发性的做法却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力。当然,这要归功于中、美、俄等大国树立良好典范,承诺提高共识、加大对核材料的保护。本届峰会落幕之后,国际社会接下来又该如何行动呢?众所周知,奥巴马总统对核安全峰会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奥巴马任期即将在十个月之后结束,各方普遍关切美国下一任总统是否会延续甚至加强对核安全峰会的支持。
中美合作硕果延续
除了核安全相关问题之外,峰会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中美两国就核问题所展开的协同合作。核安全峰会层面上的相互交流使两国逐渐消除怀疑、增进合作,最显著的成果当属在北京成立的核安保示范中心,这是亚太地区同类机构中最大的一个,并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该中心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美国能源部共同建设,除了分析实验室、应急反应模拟装置,并为核材料提供安全储存,还能为2000名核安保人员提供培训。
核安全峰会对消除疑虑、鼓励各国加强核安全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年初,中国发表了涉核领域的第一部白皮书——《中国的核应急》。中国应继续加强与美国等核大国的合作,改善民用核工业的发展。中国承诺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到20%,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核电的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加大步伐。美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以上的核电站,无疑是核技术方面的领头羊。因此,在峰会层面上继续拓展合作符合中国利益。另外,如何有效预防对核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双方的合作空间也很大。
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出席核安全峰会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巩固奥巴马六年来在核电安全问题上做出的努力,而且能激励其它国家提高对核安全威胁的重视。无论是中国近期发布的核应急白皮书,还是其在“十三五规划”中做出的相应承诺,这些都使得中国成为巩固和推动核安全峰会成果的重要领导人选。从应对朝鲜核问题开始,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编译:郭翊明)
作者系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高级研究员
(原文链接:How relevant is the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for China)
相关链接:
【习主席出席核安全峰会老外谈⑨】中国对国际核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习主席访问捷克老外谈⑤】捷克将成为中国的战略伙伴
【习主席访问捷克老外谈④】捷克:一次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试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