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外媒:创新助推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技术可与美较量
《参考消息》4月8日报道 境外媒体近期持续关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外媒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不仅将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引领消费新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外媒报道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可在技术上与美国较量
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企业扩张势头强劲。法国《费加罗报》文章称,处于25年来经济增长最低水平的中国现在盯住了高新科技,“互联网+”成为实现经济升级、转向服务驱动战略的先锋,“中国正成为唯一有能力在技术上挑战美国的重要力量”。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将触角伸向零售、金融和制造等行业。这些公司工作环境充满活力、发展迅速,而且薪酬待遇优厚,有助于吸引最聪明、最有抱负的人才。报道指出,科技公司在中国百强品牌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市值占比从两年前的16%上升到去年的27%,许多公司的海外业务也越做越大。长期以来,中国龙头企业名单的大部分位置被国有公司占据,但创新能力助推市场化公司走得更远。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称,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助力下,中国的移动购物产业已领先美国。德国《经济周刊》网站报道认为,微信如今能做的已远不只是给朋友发信息,还能网上冲浪、购物、玩游戏等,它代表着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而且是第一个从中国开始占领西方市场的应用程序。
一些外媒注意到科技产业引领下中国消费市场的新现象。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网站说,中国消费者正以闪电般的速度适应电子化世界。10年前,中国网民数量还不到1亿人,但到去年6月已达到6.67亿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去年网络零售额达到近3.88万亿元人民币。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指出,中国正在出现一批“全渠道消费者”。他们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并将驱动今后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数字平台是中国消费者了解各大品牌以及购物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全渠道消费者”正通过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网站及其他应用软件和媒介渠道来购物。
部分外媒聚焦中国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升级。法国《回声报》题为《当中国成为数字大国》的文章说,中国正在数字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并全力推行经济的数字化,由“互联网+”支持的中国“工业4.0”已经走在路上。文章说,中国在领导全球经济数字化方面拥有与美国一较高低的重要王牌,并已进入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所在的工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俱乐部。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全球正要跨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的门槛,中国为此投身于技术革新,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词,将工业的数字化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科技产业改变中国经济面貌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在澳大利亚商业旁观者网站撰文说,网上购物正改变中国经济面貌并改变了整个供应链,特别是将定价权放在广大消费者手中。微信、淘宝等平台为供应商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他们可以在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上直接面对买家。中国决策者正通过“互联网+”政策引领经济改革,培育消费拉动的经济。
文章说,对互联网的高度接受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更多市场力量、透明度和竞争因素,从而确保质量、价格、效率和服务等比以往得到更好的回报。如果这些市场力量在中国经济的各领域生根发芽,尤其是在庞大的国有部门生根,其实际影响将会显现。
文章还说,“互联网+”相关政策的实施将在未来数年为中国经济提供动能。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性质,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将为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市场,并为具备电子和高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电子经济还有助于中国实现其国际雄心,技术企业可利用在国内市场的经验,将其在技术上的成功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文章认为,互联网、智能设备和社交媒体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这为创新者和企业家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