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在北京发布。 张尼 摄
开辟沟通新渠道 实现法院与公众“微”距离
评估报告认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缩短了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新媒体是近年来法院创新公众沟通的新方式和新渠道。各地法院利用手机APP、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即时互动、实时参与的优势,使当事人和法院之间实现即时互动,按需获取信息,随时参与沟通。
报告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节约了司法成本,人民群众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实现法院与公众“微”距离。
呼吁加强法院信息化人才队伍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评估报告将信息化队伍建设给予大篇幅介绍。评估报告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级人民法院虽然建成了一支信息化队伍,但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短板,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审判业务发展需要。一些法院信息化建设人才匮乏,不能适应法院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为此,评估报告建议法院要培养一支专业技术和司法业务都精通的队伍,使技术和业务最大限度地实现融合。
对于法院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培养,报告建议,要注重从具备一定法律知识、了解审判执行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人员中选择优秀人才,充实到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中;又要打通人才交流渠道,鼓励在各类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中任职的优秀人才到法院从事信息化工作,还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加大技术人才与法院审判执行业务部门的联系,使其了解审判执行业务,熟知法院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完)
相关链接:
银行卡被盗刷 法院判储户未妥善保管需担责三成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