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飞越南极冰盖之巅,中国极地考察迈入航空时代;海拔超过4000米的内陆昆仑站设备首次越冬后一次启动成功,深冰芯钻探创造单季进尺新纪录;“雪龙”号首次采用逆时针航线环绕南极大陆航行,刷新我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纪录……
12日,经过158天、超过3万海里的航行,随着“雪龙”号抵达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本次南极考察是跨越“十二五”收官之年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一次重要南极考察活动,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开启了中国极地考察新气象。
“雪鹰601”首航南极 开启极地考察“航空时代”
这一幕,注定将载入中国极地考察的历史。
1月9日,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海拔4087米的昆仑站上空,在通过雪地车艰苦跋涉半个多月刚刚抵达这里的昆仑队队员的欢呼声中,一架红白相间、尾翼喷绘着五星红旗图案的固定翼飞机,以距离地面最低不到20米的高度,低空掠过,盘旋三圈,然后不落地持续飞行,安全返回1000多公里之外的中山站。
这架飞机正是我国首架自有的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从中山站飞越昆仑站,持续飞行超过9小时,持续航程超过2600公里。此次飞行,创造了该机型在南极高原超长航程飞行的世界纪录。
首航南极,“雪鹰601”安全起降47次,总飞行里程近8万公里,累计飞行超过264小时,开辟了从南极点飞越冰盖高原到达中山站的内陆中央航线,首次在中国南极泰山站起降,初步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航空地面保障系统和专业队伍。
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和德国之后,第5个拥有具备快速运送、应急救援和科学调查等多功能极地固定翼飞机的国家。
这是几代中国极地科考人的期盼。“雪鹰601”的南极首航,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开始迈入“航空时代”。中国极地航空体系建设正在“谋局落子”,中国南极考察模式的升级换代,考察效率和成果的大步提升,指日可待。
“海陆空”多点开花 科研成果多项突破
这是一次各学科、多领域、“海陆空”科研成果全面开花的南极科学考察。
——空中手段,重大发现。
“雪鹰601”首航南极,即充分展现了其高效的“空中科研平台”作用。在南极期间,“雪鹰601”完成科研测线14条,长32500公里,通过机上搭载的多套科学调查设备,首次获取了东南极冰盖中山站到昆仑站断面及东侧,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的航空重力、磁力以及冰雷达等关键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中国科学家获得了多项重大发现。初步探明东南极冰盖底部存在着地球表面的最大峡谷,发现冰盖底部存在冰下湖、冰下河流以及在冰盖深部存在暖冰异常现象。
——内陆科考,捷报频传。
气温接近零下50摄氏度,氧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这里是夏季的内陆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房。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昆仑队队员们创造了单次考察季总进尺的新纪录。
本次南极考察,昆仑站深冰芯钻探首次实行“两班倒”的连续作业模式,在短短15天的有效钻探时间内,总计钻探117个回次,钻取冰芯351.5米,这是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上单季进尺的新纪录。至此,中国深冰芯钻探总深度超过650米,记录了过去4万年以来的地球气候环境演化信息。
另外一支内陆考察队格罗夫山队,也取得多项科考突破。新收获陨石630块,包括较为特殊类型陨石10块。至此,我国南极陨石拥有量已达12665块,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南大洋科考,多项之“最”。
2月6日,南极罗斯海,海拔3794米的埃里伯斯火山脚下,逆时针环绕南极大陆航行的“雪龙”号抵达这里,开始进行考察作业,停泊在南纬77度47分的海域,刷新了中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的新纪录。
首次在阿蒙森海近4000米深的洋盆采得深海岩芯,在威德尔海—南极半岛海域取得50个站位的湍流观测数据,在罗斯海维多利亚盆地成功采集到720公里测线的重力、磁力和反射地震等数据……这成为我国开展南大洋调查以来,作业范围最大、测线最长、内容最系统、样品和数据质量较高的一次考察作业。
“雪龙”号首次采用逆时针航线环南极航行,最大限度发挥了其冰区航海效率,使航行时间、任务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更趋合理,缩短了航线,节省了时间,同时确保了各方面任务的有序开展。此次航行,为将来考察航线的规划,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极地科考研究工作,若干领域已经迈入国际领先水平,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始引领国际极地科学研究的前沿。
相关链接:
我的中国“芯”——中国南极内陆深冰芯钻探纪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