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国家安全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强调要高度重视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有针对性地提出,2016年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要求各地抓紧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点做好反对暴力恐怖和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领域风险预警、预控工作。刚刚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共二十篇、八十章。其中第七十二章明确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七十三章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安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4月1日,以“2016'智库筑基中国梦: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问题与应对”为主题的CRDRI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2016年第1季度智库研判会在京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问题与应对”主题,基于理论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从军事、外交、经济、社会、历史等多学科视角,对我国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核心问题、外部形势、瓶颈短板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并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应对和解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议题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国家安全风险与应对、公共安全风险与应对、核安全风险与应对、经济安全风险与应对、校园安全风险与应对、医疗事件主因及应对、新型城镇化整体模式对外输出的城市安全风险与应对、“一带一路”沿线政治风险应对、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安全风险与应对、“网络历史”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与应对、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科创中心建设安全风险与应对、海外华人华侨风险与应对,以及各类安全问题策划刊发的系列内参等议题。来自国家高端智库以及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CRDRI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2016年第1季度智库研判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应急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
深圳滑坡事故、天津爆炸事故、上海踩踏事故、东方之星翻沉事件、过期疫苗事件……我国正处在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多发期。自然灾害易发、频发、重发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很大,特别是最近几年地震的风险有所增加,卫生安全形势相当严峻,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金融安全任务悬于头顶。公共安全问题更加趋于复杂化,自然和人为的致灾因素相互联系,既有社会矛盾和新生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又有公共安全问题的新隐患增多,各类潜在的危险源增多,防控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会专家梳理了当今“大众麦克风时代”公共安全问题的特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指出,信息化、网络化使个体的行为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再加上微信、微博等平台的放大,加剧了事件的传播以及扭曲的程度。
那么如何应对公共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指出,要建立公共安全的预警机制,正确地进行风险预警、安全预警、危机预警,并建立信息预警系统和后果预警系统。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孙志明指出,我国应大力加强危机学的建设,加强危机学在学科方面建设的投入,培养大批能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各领域人才。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反恐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CRDRI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闪淳昌则强调,要把中国特色的应急体系建设和公共安全事业推向前进,不但要树立新时期公共安全的新理念,还必须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同时,大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并坚持依法治国,完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另外,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研判力、决策力、掌控力、协调力和舆论引导能力。闪淳昌最后提出,要推动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协同发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