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普通的养殖实验课,一个小小的石蛙解剖实验,一句“ 石蛙很贵”的玩笑话,开启了一个大学生的创业致富路。
在浙江海洋大学海科楼养殖安全实验室里,一只只灰黑色、皮肤粗糙的石蛙在水箱里活蹦乱跳。“它的样子虽然丑了点,但是不要以貌取蛙,它可是很值钱的呢。”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大二学生刘哲宇略带羞涩地向记者展示了石蛙从蛙卵到成蛙的各种形态。
面庞青涩的刘哲宇,已经是舟山原茂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解剖刀下结缘石蛙
石蛙,学名棘胸蛙,生长在南方丘陵地带,肉质鲜美,价格昂贵,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民间难得的珍惜佳肴,因此被誉为“百蛙之王”。
同等重量下,石蛙的蛋白质含量和瘦牛肉相同,脂肪含量却是瘦牛肉的4%。市场上牛蛙的价格是16元/斤左右,而石蛙却能卖到200元/斤。
“一次养殖实验课,我们学习解剖石蛙,解剖时老师幽默地说:‘小心着点,你们的刀下可是100块钱呢。’”刘哲宇回忆道,当时他看着面前这只其貌不扬的石蛙,对它高昂的价格感到惊讶,当即就在课后上网搜集了很多信息。
他发现,石蛙之所以售价昂贵是因为养殖周期长达三年,而野生石蛙捕捉难,人工养殖石蛙规模小,成活率低,大部分的养殖场只能建在山上。“养殖的人太辛苦了,遇到恶劣的天气还会血本无归,要是石蛙能在平原上养该多好啊!”这个想法就此在刘哲宇的脑海扎根。
他多次和专业老师探讨石蛙养殖平原化的可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刘哲宇开始了石蛙平原化养殖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平原化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后,刘哲宇带领团队注资成立了舟山原茂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平原化养殖技术的推广。
专利支持蓝海发展
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行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刘哲宇和团队成员着力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已将石蛙的养殖周期缩短了1-2年,使蝌蚪在变态期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能够帮助养殖户极大地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刘哲宇的公司拥有包括病害防治、饵料速生、饲料谱系等核心优势技术在内的两项专利的使用权,并在着手其它先进技术专利的申请,技术研发实力极强,为其公司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突破了技术难关,刘哲宇的团队却在市场推广上停滞了——没有人信任几个还没有出茅庐的大学生。
“最难不是技术,而是如何让养殖户信任我们的技术。”刘哲宇回忆刚刚开始创业的经历时说:“一开始我们走访了多家养殖场,那些养殖场的老板一看我们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就觉得我们没啥真正的本事。后来我们通过向养殖户了解他们近期存在的难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来获取他们的信任。”
在不断的碰壁和摸索中,刘哲宇的公司终于与浙江省余姚龙坑养殖场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无疑是种激励,让他的团队向更多的养殖场推销自己的技术,足迹遍布浙江宁波、金华、杭州、江苏连云港等地。
在不懈的努力下,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知道了这群“石蛙大学生”,刘哲宇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和我们达成合作意向的养殖场已经有8家了。”
信心满满重点拓展
尽管有着资金匮乏、经验欠缺、技术研发难……但刘哲宇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对自己团队的技术充满信心。“一定能够在全国的平原地区推广开来。”刘哲宇信誓旦旦。
现在,刘哲宇的公司正计划开设石蛙养殖技术培训班,并筹建“苗种送养试养示范户”,让更多的养殖户能从中受益。
据悉,通过和养殖场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销售饲料和蛙苗,刘哲宇的公司已经创收18.8万。预计今年能出售的蛙苗1000斤左右,经济效益在40万元以上。
“我们正在制作一套石蛙生长周期模拟系统,用于向养殖户推广技术;筹建一个专业实验室,可以更直观地研究提高石蛙的养殖技术;继续把基地苗种和技术推广到浙江周边省市乃至全国;重点拓展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石蛙跃出国门。”说到未来,刘哲宇充满了信心。
“由于现在的野生石蛙已经很少了,基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的平衡,今年我们团队计划放生1000只幼蛙回归自然。”刘哲宇告诉记者,这也是他当时选择研究石蛙的一个原因,希望能改良野生石蛙的基因,让这么珍贵的“百蛙之王”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好的存活下去。(完)
相关链接:
新媒体创业进入“天使”时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