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是否能够接受“不了了之”
目前,常外“毒地”事件在舆论场已发酵5日,舆论热度丝毫没有消退迹象。
对于18日常外发布公开信质疑央视新闻,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网民观点显示,过半网民力挺央视,批评常外排斥舆论监督,不够坦诚。网民追问:如果没有这则新闻,没有舆论场的引爆,没有媒体的追踪,那后果该是怎样?”
对此,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常外指责媒体有“报复”的意味,因为舆论监督把学校推到了风口浪尖,处境狼狈。同时,试图把事件搅浑,以扰乱视听、转移社会注意力。但是,这种自说自话的表达因为缺乏说服力,自然难以取得信任。
在民间舆论场上,数据还显示,超七成网民对“捂盖子”行为不满,对当地环评表示不信任。
网民“文力弓”认为,常州毒地之所以现在出现媒体与当地政府学校各说各话,关键是没有一份各方都认可环评报告,“国内的环评公司因为有太多的实际利益的牵绊而无法中立公正的作出环评报告”。
常州官方已然陷入“塔西佗”陷阱。
这几天,常州市政府官方微博已停止更新相关信息。但显然,公众不能接受此事件不了了之。就算官方再次“冷处理”换来一时的舆论平息,会留下巨大舆情隐患。此前的毒疫苗案被炒冷饭,结果再造舆论风波就是最好的例证。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官方需正视舆论,以免害人害己。
同样是由于官方的沉默等等原因,中青舆情分析师观察发现网络舆论的中心,正由本事件向“外”扩散。数据显示,24%网民相信,常州事件不仅仅是个例。持此意见者,不乏一些建筑、环保从业者。
比如认证为“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业务经理”的网民“裴正浩”就透露:“其实,控规、规划选址、规划环评报告、项目环评报告等一系列环节都有着不可多说的“秘密”,常州绝非全国唯一一例,就我看到的规划项目,就有四周环绕工业的,且包含三类工业的。”
《新京报》文章也提到潜伏“毒地”的问题,“跳出个案,此次常州出现的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的‘毒地’,绝非孤例”。文章还指出,“毒地”修复治理难,但再大的难度也必须克服,毕竟,捍卫环境安全和公众安全,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
加快土壤环保立法进程是“解毒”关键
如今,被愤怒与恐慌所挑动受众不禁思考,“毒地”能否禁绝?数据显示,6%网民意见认为,加快土壤环保立法进程是“解毒”关键。
辽宁省沈阳市清原满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的官微坦言:“土壤污染防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土壤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尚处于空白。”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环境修复网执行主编高胜达则表示,常州“毒地”事件更加显示了国家应加快土壤污染治理的立法速度。
此外,还有不少网民关注着患病学生的治疗情况。
令网民“帝衣Dee”心痛的是,事情发生了之后,“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对所有孩子进行检查么?不应该先资助有问题的孩子进行治疗么?调查,追究责任,推卸责任,这些有孩子的健康重要么!”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的介入,媒体舆论的深入挖掘,常州“毒地”事件的前因后果已趋近最完整的真相。然而真相并不能平息舆论对“毒地”的愤怒,如果涉事主体的责任不能被追究到底、学生群体的健康不能被承担到底、土壤治理的法规不能填上空白,有关此次常外“毒地”的舆论还将继续发酵。甚至,还将会有更多“常外”见诸媒体,引起公众对恶性环境污染的关注。
相关链接:
常州“毒地”修复两大问题:未按期完工 露天操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