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28日消息(记者李晶晶)农村改厕是2016年省、市重点项目,记者今日从海口市爱卫办获悉,为促进我市新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预防各类传染性疾病发生及传播,保障“双创”工作深入推进,市政府日前印发《海口市2016年农村改厕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年内新建7300户三格化粪池式家庭卫生厕所,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动态监测和月报制度,使农户受益。
改厕20年依然任重
厕所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建设新农村的一项标志性设施。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经济等具体条件限制,以及部分群众的卫生习惯养成较差,导致规范化、无害化的厕所建成率低,以致于一些因卫生条件低下而形成的传染性疾病极易在农村地区流行。
海口市爱卫办卫生督查科科长刘金玉告诉记者,海口市从90年代开始农村改厕工作,累计至今,统计显示已改建130084户,但实际上部分厕屋的改建没有达到要求。“截至2015年底, 有数据显示,海口市无害化的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91.62%,但实际情况与这个数字存在较大出入。” 刘金玉说,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厕工作仍存在一定难度。
加快农村改厕步伐
建造卫生厕所,能及时将粪便进行处理,杀死或减少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致病微生物,既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措施,又能增加肥源,提高肥效,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014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全国爱卫会下发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国卫生农村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要求海南等12个省要在2013年底的基础上增加不少于7个百分点。海南省爱卫会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我省农村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在2013年底的基础上增加不少于10个百分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结合当前的“双创”工作,海口市计划今年内新建家庭卫生厕所7300户,其中秀英区2000户,龙华区2000户,琼山区2040户,美兰区1200户,三江农场60户。
“改厕的实质就是使粪便无害化。”刘金玉告诉记者,粪便无害化就是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从而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控制传染病源,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责任分解到人推进项目
海南地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22至此26度,降雨多,农村多为丘陵地区,居住分散,根据这一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海口适合于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建造,如果养禽畜多和居住集中的村庄还可以建造沼气池式厕所。”刘金玉告诉记者,我市今年新建的7300户家庭卫生厕所都是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爱卫办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监督和考核验收。
“每改造一户厕所,花费大约在6000元左右,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承担起来有压力。”刘金玉告诉记者,为推动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4月22日,市政府印发《海口市2016年农村改厕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改厕项目补助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市本级补助600元,各区(三江农场)每户配套300元,主要用于厕所地下部分建设。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政府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各区、镇及相关单位今年将把此项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并从5月份开始实行动态监测和月报制度。另外,贫困户和计生“两户”将可优先获得改厕指标。
相关链接:
海口一男子公共厕所内贩卖毒品 被民警当场抓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