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2016年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5-07 09:05

  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吕春荣)高考倒计时100天、80天、60天……如今,距离2016年高考只剩一个月,高考的话题趋热。除了备受舆论关注的考生,今年高考政策的一些新变化也颇引人关注。对此,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进行了梳理。

  资料图:2016年2月29日下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召开高考誓师大会,该校高三近1000名师生在大会上发表“战斗宣言”,为高考最后100天努力奋斗。李风 摄

  命题——

  新增安徽湖北等 今年高考统一命题省份增至26个

  每到高考,各类话题频出,“高考能否全国一张卷”便是其中之一。

  2014年9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2014年16省份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今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外,全国其他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其中,安徽、湖北、四川等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考,四川并非所有科目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其中,使用全国卷的科目是语文、文科综合、外语科小语种,而数学、理科综合、英语科则使用四川卷。不过,从2017年起,四川全省普通高考各科都将全部使用全国卷。

  据媒体报道,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前中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如今,恢复“全国一张卷”已成改革大趋势,那么未来能否全面恢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曾表示,使用一份卷子,要由实践来提供答案,这个事情还为时过早。

  监考——

  防作弊措施再升级 指静脉验证防替考

  今年高考防作弊措施再升级。记者注意到,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要综合治理考试环境,继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

  《通知》还明确要结合各地实际,采用二代身份证现场报名确认、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及时进行信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其中,“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的相关表述引发舆论关注。

  据了解,指静脉验证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与指纹识别在程序上大致相同,但指纹容易被人复制,指静脉目前被人复制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如今,各地高考防作弊已“武装到牙齿”,除了指静脉验证技术,包括金属探测仪、360度视频监控、无线电监测车、全考场信息屏蔽等,诸多高科技防作弊技术都纷纷登场。

  以广东为例,为防高考作弊,广东今年将首次启用身份识别系统和无线电作弊防控双系统,并结合金属探测仪、考场电子监控系统,实现考试管理的现代化。

  录取——

  河北等多省份合并录取批次

  高考录取批次合并是趋势,上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5年,四川合并了本科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湖南则将本科第三批A、B两个批次合并为一个批次。

  今年,包括河北、江西、辽宁等在内的多省份均明确,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上海则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将有更多省份合并高考录取批次,其中北京将合并本科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海南则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针对舆论较为关注的高考招录批次改革,有专家表示,总体而言,今后不光本科第二批、第三批要进行合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该进行合并。(完)

  其他新政策

  ——高考作弊首次纳入刑法范围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普通高考、全国研究生考试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也意味着,今年高考作弊将首次纳入刑法范围。

  ——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考

  教育部2015年规定,不得报名高考的人员中第1项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2016年,在此基础上,规定补充了“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这就进一步堵塞了可能的漏洞。防止某些在上一年已被高校录取,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入学却保留入学资格学生报考。

  ——随迁子女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

  针对此前某些考生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具备两个省区高考报名资格,或者同时不具备高考报名资格的情况,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

  ——残疾人参加高考有了明确的管理规定

  2015年高考,教育部明确,各级考试机构要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便利。教育部今年进一步明确,各级考试机构要按照《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要求,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这也意味着,残疾人参加高考有了明确的管理规定。

  ——高考录取结束时间推迟

  针对2015年高考,教育部曾明确,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20日之前完成;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应在8月20日之前结束。

  而今年高考录取结束时间推迟了,今年,教育部明确,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应在8月底之前结束。

  ——填报志愿结束前招办不得向高校提供考生成绩

  今年,教育部还明确,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等学校。分析称,这对防止高校掐尖恶性抢生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地方新变化

  ——广东今年全面放开异地高考

  广东从2013年就开始了异地高考的探索;今年起,全面放开异地高考。

  据媒体报道,全面放开的头一年,报考人数低于预期。2016年,广东全省高三在读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共有12958人,其中在高考报名中提出就地参加高考申请的有9985人,经过提交证明材料、审查核实等程序,最终9570人获准在广东高考,占申请人数的95.8%。

  ——河南:外语听力成绩成为投档参考分数

  河南对2016年高考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外语听力成绩将单列,并代替外语总成绩作为高校投档的参考分数。

  对此,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省高考将更加注重外语听力成绩,这一成绩将作为单列成绩,在投档时提供给高校参考。在平行志愿投档中,考生总分相同的情况下,高校将按照考生的语文、数学以及外语听力成绩进行排序提档。

  此外,河南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将实行平行志愿,并取消专科批次补录。

  ——湖北:有高校对残疾考生单独招生

  从今年起,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听力和肢体残疾考生进行单独招生考试。

  据介绍,这是针对经过高考报名具有高中同等学历,有残疾证明,生活能够自理、符合全国普通高校体检标准的听障和肢体残疾青年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相关链接:

安监总局关于广东深圳一加工厂粉尘爆炸事故的通报
广东一退休医生遭人持刀重伤 官方称对伤医零容忍
解密广东特大贩毒案:破译残钞密码 装甲车破门

 

相关链接:
解密广东特大贩毒案:破译残钞密码 装甲车破门
广东一退休医生遭人持刀重伤 官方称对伤医零容忍
安监总局关于广东深圳一加工厂粉尘爆炸事故的通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吕春荣] [编辑:吴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