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囊县扎唐镇折木居委会在县城中心正在建设的两层临街门面房。
1981年12月19日,《西藏日报》对扎唐镇折木公社在改革浪潮中实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进行的报道稿件。
1981年12月19日,《西藏日报》记录了改革开放浪潮中折木公社发展进步的历史瞬影。如今,折木居委会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让居民享受年底分红,而且可以获得一套两层的临街门面房,这让折木群众感受到——
再过不久,扎囊县扎唐镇折木居委会的每户居民,都可以在县城中心“免费”获得一套两层的临街门面房。这对他们来说,是今年最大的收获。
这让人听来犹如“天上掉馅饼”。
记者了解得知,这个让群众真正实现发家致富的“红利”可绝不是从天而降,追溯其缘由,故事还得从一个致富带头人的艰苦创业说起。
折木居委会位于扎囊县城所在地的扎唐镇,紧挨101省道南侧,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故事的主人公——格桑次仁,就是在这里踏上了创业之路。
格桑次仁是折木居委会主任,在进入居委会工作之前,他还是当地出了名的致富能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折木,还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脚步,折木村的土地不断被融入到县城发展范围,土地被征用涉及全村多数家庭。
彼时,祖祖辈辈视土地为衣食父母的村民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角色转变。
大家手头上虽然有了一笔可观的征地资金补偿,但怎么用好这笔钱,群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96年,年仅20出头的格桑次仁从重庆退伍回乡,凭借着开阔的眼界和过硬的驾驶技术,他利用征用土地的补偿资金,外加向亲朋好友借的钱,在1997年购买了折木村第一辆货车。
当年,格桑次仁可以算得上是折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每天奔忙在县城周边的各个工地上跑运输,早出晚归。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格桑次仁在年底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5万元。
创业实现“开门红”的格桑次仁,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继续单枪匹马苦干,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先富起来的人”。村里的老老少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为青年”是大家赋予他的标签。
2000年,当时的折木村委会在村民的集体请求下,向格桑次仁抛出了橄榄枝,请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格桑次仁明白,村党支部书记的这顶“乌纱帽”,寄托了村民的希望与未来。自己如何取舍,真得深思熟虑才行。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当时的村委会老主任常常用这句话劝说格桑次仁。日子久了,格桑次仁也渐渐明白,自己能够发家致富,离不开好政策的支持。换个角度来想,人多力量大,眼前工程项目建设还会继续增多,把握机遇一定能赢得未来。
就这样,在村民们的一致推举下,格桑次仁成为折木村党支部书记。
归功于扎囊县历来重视教育发展的历史传统,全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名以上在“公家”上班的公务员,群众生活普遍较好。大家对这个新任书记的期望也很高。
上任后,格桑次仁果真没让大家失望。经过和村委会成员共同商讨,村委会确定用村集体土地的补偿金,购置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设备,组织人力,参加周边小型项目建设,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的垫脚石。
这一干就是8年。8年时间里,折木村群众通过参与周边小项目建设和劳务输出,村集体经济有了初步成效,也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经验。此外,折木“村改居”也在这段时间里成功完成。
从2008年起,折木居委会正式开始筹备建立正规的运输队、施工队、砂石厂和砖厂。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随着扎囊县城周边一批大型公路桥梁项目建设的启动,居委会看准时机筹资100万元购买机械设备,投入项目建设,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次大跨越。第二年就实现回本,居民还共享了35万元的分红。
通过居委会经营的项目,折木居民不仅可以享受年底分红,而且通过参加这些项目的施工,每天至少可以领到150元以上的工资。尝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甜头,居民可是越干越有劲儿。
如今,折木居委会名下的运输队、砂石厂、砖厂和农牧民施工队,已经成为一支远近闻名的村级集体经济典范。
格桑次仁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国家对基层的投入力度还在加大,城镇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还会更高,只有把资金用在未来长久发展,才能保证我们与小康生活结伴而行!”
现在,为了让村级集体经济真正长远惠及居民群众,从2014年开始,折木居委会不再给群众分红,而是整合资金1012万元,投入到临街商品房建设中,把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以不动产的形式永久分配给全部居民。
这便是开头“天上掉馅饼”的来历。
相关链接:
东莞1797万元大奖得主现身 将和丈夫回老家创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