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全国有765万高校毕业生加入到了求职大军,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多省份密集出台相关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其中对困难生的帮扶成为了重中之重。
765万毕业生创历史新高 多地出台促就业举措
资料图 韦亮 摄
“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人社部随后下发通知,强调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低于去年”。
该通知还提出,针对今年压力较大的形势,及早对接教育部门和高校,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和工作衔接,确保政策服务不断线。抓紧部署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完善政策措施,将就业和创业更好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包括北京、湖北、福建在内的多个省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例如,北京方面表示,将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扩大就业创业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其中,将重点加强对女大学毕业生、残疾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等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帮扶力度。
湖北方面则是通过求职补贴、见习补贴、“三支一扶”等政策扶持大学生就业。该省还明确,针对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办理就业失业登记,按不超过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率计算的缴费额的60%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最长2年。
帮扶困难毕业生
——浙江为学生求职车旅费埋单 福建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资料图 刘彦君 摄
记者了解到,各地目前出台的促就业政策中,不少都将对困难生的帮扶放在了重点,浙江、福建、湖北、陕西、河北、海南等省份均提出了相关的帮扶办法。
例如,浙江省规定,在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孤儿,以及持证残疾人、在学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不含生源地信用贷款)的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积极求职的,每人可以一次性申请15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和技师班的毕业生参照执行。
据悉,这一求职创业补贴标准是依据浙江高校毕业生去往省内各个城市、单位求职面试的车票、住宿费、伙食费等求职费用科学测算的,大约包含两至三次求职的成本。
福建教育厅4月底也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岗位。毕业生人数到达5000人以上的高校要举办就业困难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优质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搭建平台。
另外,针对残疾毕业生,要选派专门的就业指导师,给予职场形象、商务礼仪、求职技巧等专门指导,提升他们的求职形象,主动与残疾人工作部门联系,组织参加专门为残疾毕业生举办的招聘会,重点推荐就业。
而海南省则启动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对于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残疾和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该省2016届高校毕业生,每人补贴1500元。
鼓励大学生创业:
——湖北免收3年行政事业性收费 陕西发放创业补贴
资料图 记者 金硕 摄
除了帮扶困难生就业,鼓励创新创业也成为了各省促就业工作的重点。
例如,湖北省方面提出要支持大学生创业,启动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到2017年扶持4万名大学生创业。
具体的支持措施包括,开“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各高校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并开设创业必修课,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每人可享受800—1200元的培训补贴;在校大学生和毕业3年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小微企业的,除限制行业外,免收3年属于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另外,在校大学生和毕业3年内高校毕业生在湖北省自主创业,吸纳3人以上就业的,根据创业项目吸纳就业能力、科技含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可申请2万元至20万无偿资金扶持。
山东省财政厅今年3月也发布消息称,将安排18亿元财政资金促进就业创业。其中,安排大学生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3亿元,重点用于落实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支持高校毕业“三支一扶”和财政困难县就业见习计划,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陕西省今年3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吸引高端人才,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其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另外,该意见还规定,大学生回原籍创业,可获不高于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张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