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重要观点,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继承性、民族性的思想,阐明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忘本来,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哲学社会科学要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发挥马克思主义阵地的作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深入研究和阐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吸收外来,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的优秀文明文化。 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我们党所掌握,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要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使二者互为作用、交相辉映。正像习总书记所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面向未来,要求我们必须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面向未来,就是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只要我们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定会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明天。(国平)
相关链接:
国平:互联网企业恪守责任才能成就未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