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新正在查看一顶冠盔。
记者袁宇 摄影报道
琼剧,是海南的文化象征之一,已有颇长的一段历史。唱海南戏时,演员们常常身着靓丽的传统服装,金光闪闪的凤冠霞帔、威风凛凛的红盔硬甲、富丽堂皇的帝王冠冕等,夺人眼球。在海口博爱南路的西门市场,就有这样一家专门制作海南民间传统冠盔(帽)戏服之类的店铺。
店铺的主人是吴江新,他制作冠盔(帽)、戏服已有近30年的历史,制作的各式冠盔(帽)戏服行销全省各市县乡村,甚至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有的甚至成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斋戏》、《公仔戏》、《琼剧》、《道教》等戏曲的“御用戏服”。
冠盔(帽)制作工序讲究
冠盔海南俗话称帽,式样繁多、做工复杂,向来被认为是手工艺中最难制作的。在解放西路彰兴后街24号的一间民房,10平方米大的制作工艺间四周,放满了大小不一制作冠盔(帽)的铜片、“珍珠”“龙凤”配件和制作半成品的冠盔(帽)。制作间的主人吴江新今年46岁,是海口龙泉镇西街人,也是我省目前为数不多的手工制作民间传统冠盔、戏服的手工艺人。
吴江新祖辈和父亲世代以做冠盔(帽)、戏服为生,在行业里小有名气。“我从小就看父亲制作冠盔(帽),他每制作好一顶我就拿来戴上,然后穿上戏服,假装自己正在表演。”吴江新说,父亲见他对冠盔、戏服有爱好,便开始有意传授一些制作技艺。“后来我就慢慢地跟随父亲学习,学校放假时就回家帮父亲描图、剪辑铜片图案,逐渐掌握了这门手工艺的技巧。18岁之后我就跟着父亲来海口从事冠盔(帽)、戏服制作。”他说,因为工艺精湛有不少民间艺人界的前辈上门来订制冠盔(帽)、戏服,自己以能够得到前辈的认可为荣。
吴江新告诉记者,民间用的冠帽分盔、冠、巾、帽四大类,自己能做皇帝、皇后、太师、状元、公主等盔(帽)几十种,这其中的花样很多。“就说最常见的乌纱帽吧,帽翅就分圆翅、尖翅、方翅等好几种,分别代表做官的人圆滑、奸诈、方正……”吴江新说,戏台上看上去珠光宝气雍容华贵的冠盔(帽)其实是用铜片剪、接、拼起来的,要经过刻板、拼图、掐铁丝等二十多道传统工序,一顶冠盔(帽)就要用7至9天的时间。
这间小小的商铺里制作出来的艺术品传遍四方。
传承难继成心病
在海口新民西路97号(西门关內)的喜来登商铺,铺面里横吊一幅色彩斑斓、金光闪烁的彩帘。左边壁柜上摆放着制作好的不同规格、不同“官品”的冠盔,右边壁柜上则挂满了各式的龙袍、霞帔等戏服。吴江新的妻子卢霞与她的两个妹妹正跟她在店里绣龙剪凤,忙个不停。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作为民间乡土文化精髓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在一定程度地受到冲击。“当年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手艺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吴江新说,九十年代自己专门去河南、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学艺取经,吸取东、西、南、北的民间文化艺术,学习绣纺工艺,现在也时常会翻阅古书,观看唐、宋、朝代的戏剧和有关图像,为制作冠盔(帽)、戏服寻找灵感。
不过,最让吴江新忧心的不是这些,而是冠盔(帽)、戏服手艺的传承。“要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太难了,对这门手艺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吴江新说,父亲去世后,自己拉妻子“入伙”,两位小姨子也被带入制作冠盔(帽)、戏服的队伍。妻子心灵手巧,两位小姨子也精于绣工、裁剪,整体工作有条有理,但是为这门手艺寻找传承人却一直是吴江新的一块心病。
“好在我发现女儿对制作冠盔(帽)、戏服很有兴趣,就像我当时一样。”吴江新笑着说,自己算是后继有人。但是未来这门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能否顺利传承下去,他心里却没有底。
海口网5月22日讯
相关链接:
探访海口文彩村传统手艺:慢轮制陶
消失了的乡村手艺人—补锅匠
“手艺活”搬上书博会 湖南团首展从编绳开始
海口骑楼椰雕工艺老师傅广收门徒免费传手艺
儋州:古镇手艺人的幸福生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