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评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实现“三个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实现“三个转化”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李辽宁 时间:2016-05-25 09:07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结晶,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转化”,使之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

  所谓理论自觉,就是指对理论的来源、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本质内容、实践基础、适用范围等具有清晰的认知和中肯的评价,并根据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理论。理论自觉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始终保持理论先进性的重要条件。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并指导实践。理论只要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武器。为此,必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让广大民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并自觉地将其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接力探索。实践不会停歇,探索也不能停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理论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拓展和深化。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需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当前,世界对于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其中既有理解、善意乃至好奇,也有误解、质疑,甚至恶意攻击。如何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直面社会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主导权,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凝练和概括具有科学性、融通性、开放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运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传播中国价值。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

  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和挑战、实现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正是凭借坚定的政治信念,我们党才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确辨析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引导人们划清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引导人们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必须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世界发展与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困难,但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成长的烦恼”。只要我们坚定政治信念,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坚持理论创新不停步,坚持理论武装不放松,坚持海纳百川不封闭,就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克服这些困难。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必须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党和政府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智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战略举措。为此,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全面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建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思维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决定着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果。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只有得到正确的运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体系只有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成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领域,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既不能正确地认识理论本身,也无法全面地认识社会现实,当然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劳动成果的负责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运用,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不能浅尝则止,要始终注重工作细节,不断追求工作的完美和极致。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坚持敢于超越的科学勇气。理论与现实相比,难免存在不相符合的时候,或者滞后于实践,或者超前于实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理论,研究其理论主题、思维方法、形成条件和适用范围,与此同时,也要认真研究社会现实的发展趋势、现状特点和理论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实践,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此,必须坚持敢于超越的科学勇气,跟踪社会热点,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推动社会问题的圆满解决。在此过程中,推进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执笔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辽宁)

(编辑:杨雨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